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 正文

微博頻頻跨界投資 無力創新曲線自救

2015-10-26 10:27 來源:北京商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最近,除了社交資訊平臺,微博作為投資方的身份開始越來越顯露。若説投資與自身業務相關性較高的微米、秒拍、有信這些企業是出於業務發展需求,那麼出手電商、遊戲、O2O等領域又有何原因?

  頻頻跨界投資

  投資似乎已經成為微博這個社交資訊平臺生存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近日,微博以過億資本投資了免費電話應用有信,這也引發了業內的探討,微博此舉也被認定為涉足行動通訊的標誌,是對産品架構本身的豐富。

  其實,不只是有信,圍繞社交相關領域微博進行的投資項目還包括2013年10月投資移動群組社交産品微米,以及2013年12月投資短視頻應用秒拍等。尤其是後者給微博帶來的收益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在社交業務直接相關投資方面,微博早年還追逐過團購,也參投過麥考林,甚至參加過媒體平臺今日頭條與遊戲企業飛魚科技的融資。今年以來,微博也開始找上O2O的生意,對滴滴快的投資達1.42億美元,接著又宣佈戰略入股旅遊資訊分享平臺世界邦旅行網。

  而據微博投資方面的人員透露,微博投資的項目不止這些,還有未披露的內容。同時,新浪也參與到一些項目中。

  入口資源最大化

  微博所投資的項目很明顯可以分為與業務相關的以及無重合兩種。這兩個方面對微博來説收益顯著的是前者,但後者為何能夠獲得微博的關注也讓人有些摸不清頭緒。

  “對於微博來説,最顯著的優勢在於流量入口”,易觀國際分析師馬世聰分析道,微博發展到現在已經有很長的時間,累積的用戶數量有目共睹,而平臺上的內容資源也十分豐富。這些都將直接轉化為有效的數據,釋放數據價值進行商業化對於微博來説是一個必然選擇。

  在艾媒諮詢董事長張毅看來,微博投資側重的基本都屬於已經在某一領域具備一定基礎條件的企業。目前,國內流量入口級應用都希望作為平臺去構建一個可靠的生態。對微博來説,投資各種領域既不是看中直接的投資收益,也並不是要選擇單純的做資訊平臺、廣告平臺或者是O2O平臺,而是通過資本運作獲得涉水其他領域的機會,實現作為流量入口的價值。

   無力創新曲線自救

  值得注意的是,唱衰微博的言論已經回蕩了好久,不過,從今年二季度微博的財報來看,反而並不悲觀。微博公佈的截至今年6月30日的二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顯示,歸屬於微博普通股股東的凈收益為42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為凈虧損1550萬美元。今年上半年,微博實現盈利130萬美元。

  馬世聰坦言,通過監測發現,微博的活躍用戶數增長正在放緩,現階段的營收主要靠的是廣告和增值服務,這樣的現象對一個主要靠流量謀求業務增長的企業來説並不是好事。而越來越多的廣告行銷類內容對用戶體驗的影響也不好。

  “目前,微博團隊創新能力方面的短板是明顯的,因此只能通過不斷地投資入股這種方式增加業務的寬度”,張毅直言,走下坡的狀況最好的緩解方式就是找到新的落腳點,投資收購的方式將相對高效,試錯成本也低。其實,微博多種業務採取分散經營的方式也是出於這方面的考量,因為並沒有其他更適合它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業內傳出阿里巴巴將採取日前收購優酷馬鈴薯的方式全資收購微博的消息,甚至一些業內人士分析稱被收購或許能夠有助於微博發展。不過馬世聰認為短期內這種可能性並不高,“微博用戶使用時間相對碎片化,流量入口的效果也需要進一步挖掘”。

[責任編輯: 李振]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