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 正文

鞍鋼等多央企上環保部黑榜 風暴刮向上市公司

2014-07-29 14:15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下半年,上市公司將面臨環保風暴大考。

  鞍鋼放任污染拒不整改被環保部“曝光”飽受各方指責之際,《經濟參考報》記者從環保部獲悉,下半年環保部環境督查力度將進一步增加,同時會把所 有檢查結果挂在網上,除了後督察中已經整改完的,其餘公司名字會一直放在網上,變相形成一個‘黑名單’,並計入企業誠信體系,企業貸款、項目審批等多方面 都將受到限制。

  鞍鋼:濃煙滾滾污染嚴重

  “我們對鞍鋼進行的暗查,它老的焦化生産線污染很重,最起碼的治理措施都沒有,這在國內的類似企業都是很少見了。”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副局長陳善榮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説。

  在為期數月的環保部環保核查中,作為違法典型的鞍鋼再度進入環保部“黑榜”。環保部通告稱,鞍山鋼鐵集團公司拒不執行遼寧省環保廳責令停止生産 的要求,不僅沒有按時淘汰落後焦爐,同時還在沒有建裝除塵設備的情況下,大量直接排放污染物。“這是放任污染的結果,央企和國企更應該在環保問題上起帶頭 作用。但實際情況卻令人擔憂。”包括陳善榮在內的多個督察組主要負責人氣憤地對記者説。

  根據最新通報顯示,環保部將對鞍鋼進行掛牌督辦,責令企業依法履行地方環保部門處理處罰決定,逾期拒不執行的,由地方環保部門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同時將鞍鋼環境違法問題抄送國資委、人民銀行、證監會等部門,並移送監察部,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僅僅是個開始,在曝光鞍鋼在內的數家環境違法企業後,環保部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説,後期環保部的環保核查力度將空前。從8月份起,環保部將每月通 報一次企業的環境違法查處情況,不僅通報企業名稱,還要通報法人代表的名字,並同時把所有檢查結果挂在網上,除了後督察中已經整改完的,其餘公司名字會一 直放在網上,變相形成一個‘黑名單’,並計入企業誠信體系,企業貸款、項目審批等多方面都將受到限制。與此同時,環保部目前已經開始使用無人機進行執法檢 查。

  上市公司環保問題頻出

  記者了解到,鞍鋼出現的環保問題並非個案。6月12日傍晚,環保部發佈《關於對2013年脫硫設施存在突出問題企業予以處罰的公告》,中石化集團公司、國電集團公司、武漢鋼鐵(集團)公司、華潤(集團)有限公司、新疆中泰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神華寧煤集團煤炭化學工業分公司、中國石油寧夏石化公 司、昆明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株洲冶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因旗下熱電廠、化工廠的煙氣脫硫設施存在突出問題而被環保部掛牌督辦 處理,並追繳二氧化硫排污費。

  此前不久,環保部公佈了2014年第一季度重點環境案件處理情況。其中,中國行動通訊集團福建有限公司福安分公司、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福安市分公司、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福安分公司均因未批先建被環保部點名。

  除了環保部重拳出擊以外,地方環保核查整治也進入高溫態勢。近日,浙江省各地市陸續公佈關於限期完成印染造紙化工行業年度整治工作的通知,在這 些亟待整治的企業名單中,涉及多家上市公司。包括海翔藥業、華海藥業、仙琚制藥、永太科技,以及處於IP O預披露階段的九州藥業等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因環保問題而被監管部門處罰的上市公司也不在少數。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有8家上市公司因環保問題被當地環保部門處分, 分別為魯抗醫藥、錢江水利、閏土股份、神奇制藥、武漢控股、新安股份、重慶啤酒和棱光實業。數據顯示,重慶啤酒因違法排放工業污水被重慶市環境保護局開出 了2495萬元的罰單,位列所有收到罰單的上市公司之首。

  重污染行業將遭遇核查風暴

  招商證券分析師對記者表示,今年以來,環保核查力度越來越大,這也意味著眾多上市公司環境成本將會進一步加大,一方面企業必須增加環保投入和技 術改造,另一方面高耗能行業普遍處於産能過剩、市場競爭激烈的行業,利潤和業績將會進一步下滑,同時行業將出現新一輪優勝劣汰,一些較差的企業將會出局。

  上述分析師認為,國家進一步加大對環境污染的整治力度,除了一些沒有環保意識的中小企業外,一些國企、央企的上市公司民眾關注度較高,此類企業可能會受到更多的監督和舉報,來自環保核查的壓力也會更大,同時影響上市公司業績。

  中華環保聯合會督查訴訟部部長馬勇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來看,這幾年來,環境問題非常嚴重,隨著環保部和地方環保部門整治加碼,高污染高耗能行業將首先受到衝擊,例如造紙、印染、化工、鋼鐵、礦山、石油等行業都將面臨環境大考。

  “有些上市公司一邊從社會募集大量資金,另一邊又大肆破壞環境,確實與其應負的社會責任很難匹配起來。”馬勇分析説,這一方面是由於法律約束力 不夠,另一方面也與環境執法不嚴、受地方行政干擾有關。以G D P增長論成敗的考核衡量體系催生了畸形的經濟增長現象,在利益的驅動下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對企業污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尤其是對經濟有較大貢獻的上市公司, 更容易受到關照。另外,目前上市審批過程不公開不透明,對於環保的要求也不高,也使得上市公司對環保等社會責任認識不足。

[責任編輯: 王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