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 正文

6·18電商激戰正酣 實體商家巧妙應戰

2014-06-18 10:54 來源:南方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6·18電商激戰正酣 實體商家巧妙應戰

  東莞不少實體商家借世界盃主題覓商機。

  一年一度的6·18電商狂歡到來,各大電商平臺的促銷大戰如火如荼。記者走訪東莞市場發現,面對電商的步步緊逼,線下實體商家並未坐以待斃,多數商家均以世界盃主題促銷巧妙應戰電商,夜間直播間、進店看球免費贈飲等眾多貼心服務吸引人氣。

  電商的集體狂歡

  每年的6月18日,本來是京東商城店慶日,而現如今已變成線上線下商家的狂歡日。今年的6·18還未到,隨處可見各大電商狂轟濫炸的廣告。

  記者獲悉,今年京東6·18大促持續時間為20天,京東官網、微信“購物”入口、手機QQ入口和京東手機客戶端等多渠道全開。天貓相關負責人也告訴記者,今年的天貓“6·18”年中大促中,手機將成為重頭戲。

  東莞本土品牌親親我母嬰用品在其京東、天貓等多個電商平臺專門開闢了年中大促專欄,打折産品涉及嬰兒濕巾、嬰兒喂食用品、寶寶護理用品等多個品類,産品低折扣吸引消費。東莞以純推出的線上品牌A21,其京東店也推出了6·18大促活動,全場5折包郵還滿減。

  “從6月16日起,蘇寧易購開啟超強檔的‘0利風暴’席捲全網。”東莞蘇寧市場部部長丁小姐也告訴記者,今年的6·18年中慶,蘇寧易購推出的“0利風暴”促銷為期5天5夜,蘇寧易購將推出爆款搶不停、領券集結號、品類優惠接力賽等活動,20億禮券免費發放……

  記者發現,為了吸引消費者前往,電商還玩起了“送錢大戰”。丁小姐就告訴記者,6月9日至6月20日期間,用戶充值易付寶或零錢寶,單筆充值滿100元即有機會贏取100元紅包。

  實體店的世界盃大戰

  每年6·18電商大促,線下商家都要變換主題花樣來應戰,今年世界盃大戰與6·18重合,東莞各大實體商家均以世界盃促銷為主題,巧妙應戰電商大促。

  “這是電商的戰役,我司只會對於一些機型進行價格應對。”時尚電器相關負責人陳先生告訴記者,近期來時尚電器的主題促銷仍是世界盃和暑期出行,而針對電商的促銷,只會在電商大戰期間將電商用來做宣傳的機型價格做一定的調整。

  東莞蘇寧市場部部長丁小姐也告訴記者,本次6·18電商大戰,東莞蘇寧不會關注要怎麼去狙擊對手,而是考慮用戶在關注什麼,需要什麼,把重心放在了世界盃這個更大的消費市場。“東莞蘇寧針對本屆世界盃和年中慶推出活動,主題是‘見證偉大時刻’,依託O2O模式為用戶創造更好的服務和消費體驗。”

  記者實地走訪時發現,不少商家將世界盃促銷作為主題,而其促銷的核心則將“服務和消費體驗”擺在了首位。

  在吸引人氣方面,不少商家均佈置了球賽直播室,東莞凱德廣場等商家甚至專門在外廣場搭建了大屏免費給消費者看直播。而東莞家樂福相關負責人王小姐告訴記者,家樂福在東莞的5家門店此次都開通了wifi服務,在世界盃期間,消費者只要拿手機打開wifi,就可以用免費wifi看世界盃。

  除了這一消費體驗,不少商家還在消費者看世界盃比賽的同時,在場內免費提供各類啤酒。例如,東莞蘇寧為迎接消費者世界盃看球喝啤酒的習慣,就與雪花啤酒聯合舉行“進店暢飲雪花啤酒”活動。另外,家樂福、沃爾瑪等大型超市也推出了的競猜贏大獎等活動,以此來吸引人氣。

  越來越濃的觀望情緒

  2009年開始,天貓雙11“光棍節”大促取得的傲人業績讓業界譁然,至此,各大電商打造的幾大狂歡節日人氣一度爆棚。而這些電商促銷節點,自然將不少的線下消費引流至線上,線下商家也不得不在此節點尋找主題來應戰。

  不過,隨著“虛高原價、先漲後降、送貨不及時、消費者維權難”等諸多問題被見諸報端,不少消費者也開始變得精明。“低價已不是消費者的唯一標準,消費者更多看中的是性價比。”對於這一點,諸多商家向記者表達了同樣的觀點,根據幾大賣場的統計數據顯示,近幾年來,送貨速度、售後維修保障等逐漸成為與價格齊平的消費選擇。

  “參與過幾次大活動,總體來説確實能淘到便宜貨,不過也碰到過坑爹的事。”網購達人葉小姐認為,防忽悠是網民生存的必要技能,如果不“價比三家”就可能被坑。

  對於線下實體商家而言,也有商家認為,激烈的價格戰雖然只是短時間持續,但這一透支消費帶來的後續創傷卻不可小覷。“這也是現在諸多商家面對電商促銷越來越淡定的原因。”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