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 正文

朋友圈裏賣假貨:高倣奢侈品“私人定制”新途徑

2014-02-21 09:25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華網北京2月20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張玉潔 鮑曉菁 吳昊)“你想要《來自星星的你》全智賢同款YSL皮包?只需1280元,保證1比1原版,很難看得出真假!”記者近日採訪了解,有不少年輕人都在微信朋友圈裏收到了這樣的轉發廣告。名牌箱包到飾品珠寶、以及手錶等高倣奢侈品借助微信、陌陌等社交軟體,採取了熟人行銷的戰略,甚至貼心地推出“定制服務”。

  只做熟人生意的“小眾定制”

  雖然是一名公務員,35歲的曉離(化名)還有一份收入不菲的“兼職”——她通過微信朋友圈兜售奢侈品。

  每天她都會把最新款的名牌包包、項鍊、手錶等奢侈品的圖片發到自己的朋友圈,然後等待朋友們諮詢。

  “一般情況下,我都是先接受訂金,然後再向工廠下訂單打版製作。”曉離説:“如果其中一款定制的數量比較多,那麼成本就會便宜些。一般來説,一個品牌皮包的製作成本在數百元到上千元不等,我都會加價20%左右銷售。”

  曉離告訴記者,像她這樣從事奢侈品仿製和銷售的店主在微信朋友圈裏很常見。

  “大部分都是有自己的貨源,也有人是在廣東、東北等沿海或邊境城市,從當地的仿製品實體檔口拿貨。”曉離説,她開了四個朋友圈,每個朋友圈都有150名好友,因此客源非常穩定,每個月都可以有十來單生意,盈利在五六千至上萬。而她這樣的,也只能算個小店主。

  除了微信朋友圈之外,其他社交類軟體也成為“私人定制”高倣奢侈品的新途徑。

  “以前大家都是在淘寶上賣,現在淘寶查的嚴了,所以現在大家紛紛轉戰新社交軟體。都是做熟人生意,雖然銷量比以前少些,但更安全了。”有著多年電商經驗的曉君(化名)説。

  她原本是從事外貿行業的,後來發現通過社交軟體售賣高倣奢侈品獲利頗豐,乾脆辭職專門從事“定制”。

  她介紹,她除了微信朋友圈,還通過QQ好友售賣高倣品。“我將奢侈品資訊上傳到QQ空間,並且設置為僅好友可見,如果是陌生人申請加我好友會被拒絕添加,只有熟客或熟人介紹的新好友才能添加成功,看到我發佈的商品資訊。”

  與曉離相比,曉君更加謹慎。她從來不把商品價格直接發到網上,只有熟客們詢價的時候才會一對一地QQ或微信回復。

  為了方便顧客支付,曉君還同時開有售賣虛擬商品的網店,顧客們可以購買一件同等價格的虛擬商品來支付“私人定制”的高倣奢侈品。“他們把錢打入支付寶,驗過貨之後再付款,顧客們也覺得放心。”曉君説:“有一些買了幾次的回頭客,都信得過我家商品的品質,也會直接用網銀給我轉賬。”

  線下線上聯動,假貨分級銷售

  在位於海口上邦百匯城的解碼名品包包店,店主曉敏(化名)正忙著理貨。她告訴記者,以前她也只做實體店,後來發現社交軟體上走貨更快,因此也開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

  “一般新貨到了,我都會發微信,本地顧客一般都是直接到實體店看實物購買。他們買過之後還會在微信評論點讚,也會吸引更多網上顧客,對於實體店熱賣的款式,我都會追加訂單,因為必然會受到網上客戶的喜愛。”曉敏説,很多熟客買家都不願意讓人知道自己是買的仿製品,所以更願意在微信上訂貨再來店裏拿貨。

  而除了定制款式,賣家還能根據顧客的要求定制不同等級的高倣奢侈品。北京一高倣奢侈品箱包淘寶網店店主小瑜(化名)告訴記者,如果顧客是自用,他們一般推薦普通A貨,即採用與原版同種材質,做工上乍一看沒有太多破綻,但一些細節處理,如紋路是否對稱等就不是特別精細。而如果顧客要買來當做正品送人,他們就會推薦超A貨,比如主要材料為原廠品,內襯、五金由廠家自配,甚至店主還收購正品的包裝袋用來包裝超A貨。因此如果不拿一個同樣的正品比較,根本分不出來。

  深圳一家微信店主曉帥(化名)告訴記者,他們除了常見的包包、皮鞋等倣冒奢侈品,還能夠一比一複製一些大牌珠寶。“比如有一款卡地亞的經典款吊墜,仿製品與正品一樣採用的是真金真銀和寶石材質,價格也要好幾千,但是比起正品加了太多品牌附加值動輒上萬的價格還是便宜很多,因此不少顧客都下單定制。”曉帥説,“深圳這邊有很多珠寶加工企業,工藝精湛,再複雜的款都能做得非常逼真。”

  虛榮心成就産業鏈 朋友圈隱蔽難發現

  奢侈品在國際上被定義為“一種超出人們生存與發展需要範圍的,具有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的消費品”,因而又稱為非生活必需品。對於消費者來説,其蘊含的價值遠遠超過其本身的使用價值。

  南開大學旅遊與服務學院副教授杜煒表示,奢侈品更多的是滿足“先富起來”的那一群人在獲得社會尊重、認可等方面的心理需求以及人的審美需求。比如,佩戴、穿著、使用某種奢侈品時被周圍讚譽、羨慕同樣是一種無形的收穫。

  “但是,如果單純為了虛榮心,購買高倣奢侈品,則多半滿足不了這樣的心理需要。”杜煒説,因為每個人價值觀各不相同,其精神需求也有所差別,有的人可能不追求華服、玉食而去幫助殘障弱勢群體獲得精神滿足,但是從購買假貨獲得虛榮不是真實的滿足。

  中國人民大學休閒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延琪認為,高倣奢侈品説到底是侵權行為,無論是否得到一些消費者的支援都是違法的。“任由其發展肯定對整個産業的發展是不利的。由於其價格低,不納稅因而其對宏觀經濟而言有害無益。”

  國內諸如奧特萊斯之類的品牌折扣工廠店在國內各大城市逐漸興起,許多國際大品牌的一些舊款産品以較低折扣出售,這給尋常百姓有了享受高品質生活的機會。“今後隨著此類銷售形式的擴大,消費者逐漸會選擇購買正品,而非高倣的假貨!”王延琪説。

  海南省12315指揮中心主任、海口市工商局副局長肖亮表示,平時都會有轄區的巡查隊伍在市場上巡查,一旦查到這種兜售假冒偽劣産品的商店,都會進行查處。“不過很多時候他們聽到有人巡查就會提前將這些産品都收起來。有時候,(巡查隊員)沒有看見這些産品,就沒辦法對他們進行查處。”肖亮説,“微信朋友圈屬於相對封閉的空間,靠熟人進行行銷,因而很難被發現和監管。但是如果有消費者購買了這種仿製商品進行投訴的話,我們一定會馬上處理。”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