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洋奶粉遭遇危機之際,國産品牌或迎來機遇期。9月22日,有消息稱,首批將獲得國家扶持的乳企名單敲定,“五虎將”伊利、蒙牛、飛鶴、完達山和高原之寶將入圍。據媒體報道,上述5家企業有望獲得中央財政專項基金、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貸款、省級財政配套資金、兼併企業實施稅收優惠等所有扶持政策。業內測算,全行業扶持資金的額度將超過300億元。
昨日,蒙牛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並未予以否認,但其表示“中國乳製品協會和工信部近日會公佈相關資訊,一切以官方消息為準”。此外,其他幾家企業雖未給出確切回復,但也未否認。
相關人士透露,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近期將召開發佈會,並推介上述企業新推出的高端奶粉品牌,以此恢復市場信心。隨後,工信部也將公佈相關細則,宣佈首批獲批的乳企名單。此外,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近期,多家乳企動作頻頻,欲向工信部等國家部委“示好”,希望能成為被扶持的“幸運兒”。與此同時,企業也在打通關係和人脈,希望獲得一些內幕消息,甚至是競爭對手的一舉一動,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此前消息稱,工信部目前已經編制完成《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企業兼併重組工作方案》並上報國務院,等待批復。方案提出,力爭五年後,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企業總數整合到50家左右,前十家國內品牌企業行業集中度超過80%。
方案一旦公佈,意味著國內乳企過去張開的“五指”未來將攥緊成拳,聚力打入市場。而攥緊拳頭的代價是,現有近六成的乳企會被兼併。
據悉,目前,全國有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産企業127家,年産量約60萬噸,年産量在3萬噸以上的企業僅3家。其中前十名的國産品牌銷售額在180億元左右,市場集中度在45%左右。工信部新聞發言人朱宏任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當前,我國奶粉企業集中度不高是現實。“前十家乳粉企業所佔比重只佔到了40%左右。如果要按照GMP標準來要求的話,過多過散的現狀與該生産標準要求是不相適應的。”
記者從相關人士處獲悉,接下來,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將參照藥品的管理模式,並完善行業準入、全程監管和企業的退出制度。也就是説,在此次兼併重組大潮中,能否達到GMP標準,是乳企生死存亡的一道“檻”。
對於外界猜測的“五虎將”將重點扶持,多位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的人士透露,這並不意外。“這幾家企業大多具有國資背景,在行業內排名也較靠前,且無論是經營管理,還是企業運作模式,都有做大做強的空間。”國際市場調研公司歐睿的統計數字顯示,以2012年零售額計算,伊利佔國內嬰幼兒奶粉市場的份額為7.8%,是最大的國産奶粉生産商;蒙牛及其旗下的雅士利市場份額分別為0.2%和4.7%,飛鶴、完達山均為1.7%,而知名度並不高的“高原之寶”雖未被納入統計,但在西藏當地也是重點扶持的企業。對於為何其會入圍,上述人士未給予回應,不過對於國內最大的奶粉品牌聖元和貝因美未入圍,其表示“略顯可惜”。
東北和內蒙古是中國兩大奶源基地,據工信部的數據,目前,東北三省有44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産企業,超過全國總量的1/3。“在乳業新政下,東北乳企,尤其是黑龍江的乳企,將成為大型乳企並購或投資的對象。”相關人士透露。前瞻産業研究院分析指出,由於奶粉行業的特殊性,渠道和品牌壁壘比一般快速消費品行業都高,對於行業新進入者來説,市場開拓將非常困難。而對於小企業來説,未來的發展也將越來越困難,面臨被洗牌出局的威脅。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