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 正文

國貿商城100平小門臉月租金21萬 星巴克要搬家

2013-07-08 09:37 來源:北京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岳女士剛幫公司處理完一檔鬧心事,一家超市連鎖門店2005年簽訂的租賃合同,租期剛過半,業主突然下通牒漲價,新租金是原先的8倍。反覆協商後租金漲了2.1倍。“這已經是能爭取到的最好結果了,我們的壓力極大。”現在北京的核心商圈的商業生態正在發生巨變,暴漲的租金就像“離心機”一般,把利潤微薄的便民企業甩得越來越遠。人們不禁要問,當一個商圈內的所有企業都是高端大牌奢侈品,大眾消費都被擠出了,這樣的業態正常嗎?

  100平方米小門臉月租金21萬

  國貿一期比三期貴一倍

  難怪星巴克要搬家

  在星羅棋佈的星巴克門店中,國貿商城一期首層的星巴克咖啡店規模不大。但作為中國的首家門店,這裡培育了國人咖啡消費和文化。如今印有法國奢侈箱包“GOYARD”字樣的黑色油布圍住了整個店舖。知情人士透露,星巴克搬遷除了同調整定位和商場品牌升級外,昂貴的租金是關鍵原因。“星巴克早期進入國貿一期時,屬於強勢品牌,簽約租金不高。這麼些年過去,國貿的知名度已經打響,物業方不願再做虧本的買賣。”

  從租金價格上看,國貿一期確實比三期貴得多。昨日,記者探訪了一家代理商鋪租金的仲介公司。經紀人介紹,國貿一期的租金是70元/平方米/天,國貿三期的租金是40元/平方米/天,相差了近一倍。

  按70元/平方米/天計算,在國貿一期租1平方米,一個月的租金就是2100元。100平方米的“小門臉”,每月僅房租成本就達21萬元。

  這個水準,在北京並不是最高。有機構數據顯示,2012年第一季度,王府井的東方新天地的租金價格,就已達到2600元/平方米/月到3500元/平方米/月。而到今年一季度,東方新天地的租價又有上漲,且“一房難求”。

  新租金是原先的8倍

  便民企業要麼撤離

  要麼把成本攤到消費者身上

  岳女士所供職的連鎖零售企業2002年進入北京,十幾年來發展很快,門店遍佈京城各個商圈和社區。最近,岳女士剛幫公司處理完一檔鬧心事。某門店2005年簽訂的租賃合同,租期剛過半,業主突然下通牒漲價,新租金是原先的8倍。經過協商,岳女士的公司與業主重新簽約,門店租金漲了2.1倍。“這已經是能爭取到的最好結果了,但銷售壓力增加極大。我們在2002年和2003年開設的很多門店,都簽了15年的租賃合約。按理説租賃期內的租金都是商定的,但實際上近兩年已經遇到過很多次業主‘坐地漲價’。”

  “與高昂的租金相比,業主單方撕毀合同的違約金真不算什麼。”岳女士表示,在過去幾年中,一些門店正是因為業主“坐地起價”不得不關門或搬遷。“通常我們會做詳細的估算,看看在租金上漲的同時能否追求盈虧平衡。如果這家店還有潛力,那就不得不耐著性子與業主協商。但協商不成的情況多。”

  在岳女士看來,現在核心商圈租金的上漲就像“離心機”一般,逐漸把利潤微薄的大眾消費企業甩得越來越遠。企業為了保住店面“委曲求全”,增加的經營成本要攤到消費者身上,或是因為租金高昂陸續撤離。

  奢侈品佔領核心圈

  大眾消費店全被擠走

  這個業態正常嗎?

  “一些核心商圈優質物業的租金漲幅有些過快,部分經營業態已承受不了。”中國商業地産聯盟秘書長王永平告訴記者。來自第一太平戴維斯的報告顯示,自2010年以來,北京商鋪租金每個月都在上漲,截至2012年年底,高端購物中心首層平均租金已經達到了864.9元/平方米/月,即近29元/平方米/天,過去六年每年平均漲幅為7%。

  不過,儘管不少企業由於不堪租金重負而逃離CBD、王府井,但仍然有大量品牌等待進入核心商圈,所以高端物業並不缺客戶。“現在,一些高端奢侈品牌和首次進入中國的品牌,都特別願意進入國貿商城、星光天地這些地方。”王永平表示,京城核心商圈的優勢地段和廣告效應,是企業趨之若鶩的重要原因,而奢侈品牌由於品牌壟斷,盈利能力強,能夠承受高租金。或者,有些品牌儘管開在CBD是虧本的,但為了樹立形象,仍願意堅持。

  在岳女士眼裏,目前發生的變化會形成惡性迴圈。“你試想一下,如果所有的核心商圈都只有那些頂尖的高消費和大牌,大眾消費店全都被擠走,那這個業態還正常嗎?”本報記者 趙瑩瑩 竇媛媛 J201 J202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