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點擊排名  > 正文

以房養老引發熱議 品牌房企探索養老産業新模式

2013-09-27 13:15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隨著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發佈,“以房養老”成為各界熱門話題。儘管“以房養老”的可行性還在探索與討論,然而,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趨勢不可逆,如何找到養老新模式已經成為當務之急,為此,眾多品牌房企已經開始養老新模式的探索。

  京華時報記者邢飛

  以房養老可行性引關注

  9月13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被解讀為“以房養老”,是指老人通過抵押房屋産權,定期取得一定數額養老金,老人去世後,銀行或保險公司收回住房使用權。

  近日,“以房養老”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引發業界專家的觀點交鋒。專家表示,“以房養老”涉及房地産、金融、保險、社保及行政管理多個領域,儘管在一些發達國家推行多年,但在我國還是新生事物,可作為家庭養老、社會養老之外的一種輔助養老方式,還不適宜做主流方式。

  儘管“以房養老”在中國可行性尚待探索與討論,然而,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已成不爭事實。來自機構統計顯示,截至去年底,我國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94億,預計到2025年將突破3億。

  如何提供養老服務成為全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國務院最新頒布《關於加速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指出,不但鼓勵個人舉辦家庭化、小型化養老機構,還鼓勵社會力量舉辦規模化、連鎖化養老機構,並對養老服務提供稅收優惠,著力完善補貼政策。此外,北京有望近期出臺的《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意見》中,備受爭議的“以房養老”可能不被提及,而是提出“以房助老”的概念。

  老齡人口的增長讓越來越多的房企涉足養老地産,包括遠洋、萬科、保利、首創等大型開發商。業界普遍認為,“養老地産元年”已經到來。但也有分析人士表示,養老地産前期投資大、運營難度高,目前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

  房企佈局養老産業

  養老地産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房地産項目,重點在於後期的運營管理和提供服務,因此傳統開發企業要扭轉慣有的開發模式和思維,從開發商轉變為運營商服務商。目前國內專業服務體系發育尚不成熟,養老社區涉及的養生、護理和治療三個領域,進入門檻頗高。

  對於養老地産這一新興業務模式,遠洋地産一直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多年來,在傳統住宅領域積累的豐富經驗,已讓其意識到關注細分市場、嘗試業務多元化的重要性。作為首個中美合資示範性養老地産項目,椿萱茂·凱健(亦莊)老年公寓近日正式開業,並迎來首批入住老人。

  中外合資養老機構在中國並非首次,然而,從過往經驗看,目前中外合作主要的合作要麼是外資品牌以顧問形式為國內養老産品提供諮詢服務,要麼是海外基金、投行等對國內養老産品進行投資,而不參與任何經營管理。

  業內專家表示,在老齡化社會發展的形勢下,“4-2-1”家庭模式普遍存在,養老公寓、養老社區的普及是一種必然趨勢。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