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汽車  > 正文

Jeep銷售權之爭 凸顯廣菲四面楚歌困境

2014-06-26 13:30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提要:菲亞特在華已經難以為繼,主力車型——菲翔的銷量幾乎是“幹一個月,歇兩個月”的節奏。因此,對Jeep銷售權的掌控愈發重要。

  在寸土寸金的廣州乘用車地面而引入Jeep項目,給外界以“鳩佔鵲巢”的感覺。那麼,此番為菲亞特Jeep 項目“讓路”,廣汽方面是對自主品牌信心不夠,先把Jeep項目做大再說?還是出于對Jeep國產前景的擔心,事先給自主預先留下一個現成的生產線?

Jeep銷售權之爭 凸顯廣菲四面楚歌困境

  隨著廣汽菲亞特廣州工廠的奠基,Jeep國產正式進入倒計時。伴著奠基典禮中不和諧細節被披露,讓各方關注的問題浮出水面:國產之後,Jeep產品和渠道如何分配?是放在掌管Jeep國產大權的廣汽菲亞特渠道中?還是交給“扶持”Jeep品牌在華復蘇的克萊斯勒?

  其實,廣汽菲亞特項目不只是Jeep銷售權之爭,其他看點多多。

  激烈的Jeep銷售權之爭

  如同一部充滿內鬥情結的大片,矛盾的激化和懸疑的揭曉,都因為6月18日克萊斯勒(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相關高管缺席Jeep工廠奠基儀式。

  昨天 ,中國經濟網汽車記者分別致電菲亞特-克萊斯勒亞太區公關總監丁曄和廣汽集團媒體公關人士,詢問Jeep國產之後銷售及渠道的歸屬等問題?兩位女士的回答十分一致,“目前股東雙方正在進一步商討之中,有消息一定盡快公布,而且不會很久”,“但現在,任何消息都不能透露”。

  當中國經濟網汽車記者向克萊斯勒(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內部人士詢問jeep國產渠道事宜時,該位內部人士讓記者參考今年北京車展期間,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亞太區總經理兼Jeep品牌亞太區負責人 John Kett接受媒體採訪時的談話內容,稱“他的回答已很明確”,並將訪談實錄以郵件方式轉予中國經濟網汽車記者。

  John Kett曾表示,以往大家認為,當一個合資公司成立時,外方往往強項在于技術和產品,中方則擅長市場網絡,“而克萊斯勒情況是獨特的”。過去幾年,這一團隊不僅實現Jeep銷量大幅提升,更為品牌樹立了良好口碑。

  因此,“無論未來運營模式如何,我們現有的非常有競爭力的銷售網絡,將會是Jeep國產之後的主力網絡”,“這一團隊也將是未來結構中的主力”,對于誰將主宰國產Jeep銷售權,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亞太區的態度已十分明朗。

  然而,對于廣汽菲亞特來說,國產之後的Jeep品牌車型若能導入廣汽菲亞特渠道銷售,不但能夠豐富其產品陣容,提振銷量,實現夢寐以求的“雙品牌戰略”,也能憑借Jeep提升廣汽菲亞特在中國的品牌力和知名度。面對如此誘惑,廣汽菲亞特能在國產Jeep銷售權上讓步嗎?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汽車分會副會長蘇暉告訴中國經濟網汽車記者,Jeep國產之後,克萊斯勒作為主銷售渠道的地位應該不會改變,“因為克萊斯勒有經驗、有資歷並且對Jeep品牌十分了解。而廣汽菲亞特應更注重兩個品牌共同發展,不能丟掉廣汽菲亞特主流轎車品牌”。

  有媒體也分析稱,Jeep品牌固然有魅力,但作為一款SUV車型,它並不能主導一個國產合資企業的復蘇。“廣汽菲亞特的未來並不在于Jeep,而在屬于傳統A、B級主流轎車市場的菲亞特品牌”。

  菲亞特在華難以為繼

Jeep銷售權之爭 凸顯廣菲四面楚歌困境

  廣汽菲亞特菲翔

  菲亞特在華發展頗為坎坷。2007年,南京菲亞特合資宣告失敗,菲亞特在中國只得靠菲亞特500等進口車過活。 2010年,菲亞特與廣汽集團發布戰略合作計劃,但此舉並沒有讓菲亞特在華的情況好轉。

  目前,廣汽菲亞特旗下只有兩款緊湊車型,菲翔和致悅,因產品線匱乏、品牌力不足、營銷能力孱弱,銷量常年在低位徘徊。2012年,廣汽菲亞特銷量為1.3萬輛;2013年,全年銷量為5.51萬輛;2014年1至5月,廣汽菲亞特銷量實現2.69萬輛(數據自新華汽車、搜狐汽車)。

  其中,主力車型菲翔的銷量幾乎是“幹一個月,歇兩個月”的節奏,用業內人士的話說。根據乘聯會數據,2013年12月,菲翔單月銷量為7393輛,2014年1月銷量為4460輛,2月2476輛;3月6541輛,4月2662輛。2014年5月,菲翔銷量4116輛(選車網數據)。2014年1至5月,菲翔在國內緊湊型車細分市場中的份額只佔到0.6%左右。顯然,菲亞特在中國市場難以為繼。

  令人匪夷所思的選址

Jeep銷售權之爭 凸顯廣菲四面楚歌困境

  Jeep將實現國產 廣汽菲亞特廣州工廠奠基

  廣汽菲亞特廣州項目之所以備受關注,在于其極其特殊的歷史背景,令人既浮想聯翩,又噓唏不已。

  人們注意到,在過往中國汽車合資的30年間,曾經敗走麥城的外方品牌有三個,其中兩個都與現在的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相關:一是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1984年成立,中國汽車行業的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後因戴姆勒·克萊斯勒分手而導致Jeep退出),二是南京菲亞特汽車有限公司(1999年成立,由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與意大利菲亞特汽車股份公司合資組建,2007年底,因外方撤資而分手)。

  此次Jeep國產,菲亞特-克萊斯勒不偏不倚地將地點選在廣州,曾經是第一個在中國失利的汽車品牌——法國標致的傷心地(廣州標致于1985成立,由廣州汽車廠、法國標致等五家股東持股組成,1998年宣告破產)。

  廣汽菲亞特廣州工廠落戶番禺,是將國產Jeep的家安在了廣汽自主品牌乘用車的大院內。新工廠包含衝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工藝的整車制造全套生產線,並與廣汽乘用車共享公用動力設施、物流、零部件配套等資源。對此,已經有媒體發聲質疑。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廣汽自主乘用車起步較晚,產能也十分有限。在此背景下,廣汽一方面擴充自主品牌的產能,另一方面又在寸土寸金的廣州地面兒引入Jeep項目,給外界以“鳩佔鵲巢”的感覺。坊間的疑問在于,此番為菲亞特Jeep 項目“讓路”,廣汽方面是對自主品牌信心不夠,先把Jeep項目做大再說?還是出于對Jeep國產前景的擔心,事先給自主預先留下一個現成的生產線?(記者朱津津)

  中國經濟網汽車點評:對于一個國際汽車品牌來說,在華投資建廠、擴充產能只是實現本地化戰略的第一步,接下來更為重要的是如何與合作夥伴一道精誠合作,維護國產之後的品牌力和產品力,讓其繼續散發應有的活力,而不至于因營銷體係混亂等種種“水土不服”,進而遏制其在中國的持續發展。

  未來一段時間,相繼實現國產的還將有東風雷諾、奇瑞路虎及東風和英菲尼迪等。而廣汽菲亞特和克萊斯勒的Jeep國產渠道之爭,或許也是這些合資品牌即將面臨的重要難題。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