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汽車  > 正文

新聞分析:汽車油耗是“測”出來的還是吹出來的?

2014-03-17 08:47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華網北京3月16日電(記者 南辰)媒體記者近日臥底汽車檢測中心,對中心進行汽車油耗測試時的作弊行為進行了暗訪,內幕觸目驚心。其實這早已是行業頑疾,而與測試環節的作弊相比,更荒誕的是目前監管疏鬆的新車油耗報備制度,以及並不怎麼適合中國城市實際路況的油耗測試標準,業界和媒體早已對此呼籲進行改革。

  説好聽點,國內某些新車的油耗是“測”出來的;説不好聽的,很多新車油耗是吹出來的。

  對於注水的汽車油耗,消費者無疑是最大的受害者。他們看著廠家推出的“省油廣告”,信著新車玻璃上貼著的公示油耗掏錢買單。然而一旦進入新車使用階段,實際油耗往往比公示油耗高得離譜。消費者這種被侵害的合法權益還很難找到維權途徑,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兩個車型吹牛、某檢測中心作弊的問題,還牽扯到整個油耗檢測公示制度的科學性、嚴謹性以及頂層設計。

  與中國汽車消費者相比,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汽車消費者要幸福得多,因為在那裏“吹牛要‘上稅’”。例如,現代和起亞此前被發現虛報所産汽車的燃油效率,這兩家汽車製造商承認相關檢測程式有誤,導致13款車廣告所稱的百公里油耗量低於實際情況,結果廠家同意對全球範圍受影響的90萬輛汽車的車主給予鉅額賠償,其中包括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車主。由此可見,在汽車發達國家,油耗問題是嚴肅的商業誠信問題。一旦汽車廠家的自報油耗吹過了頭,政府主管部門、法院、消費者組織等會聯手讓廠家付出高昂的“誠信成本”,以此保護消費者利益,明確商業規則的誠信底線,這值得中國學習。

  而站在建設汽車強國的角度,油耗注水、自欺欺人問題傷害的絕不僅僅是消費者,而是整個中國汽車工業的良性發展和競爭秩序。當前,節能減排已經成為汽車産業重要的發展方向,油耗測試不準,會導致政策“獎優罰劣”的尺規刻度失真,也會導致市場看不見的手選擇失真。

  汽車發達國家的經驗證明,僅憑企業誠信或者象徵性的油耗申報核實制度並不能使消費者在購車時掌握真實油耗。在各地區愈發嚴格的排放法規約束下,在節能廣告效應帶來的暴利面前,汽車巨頭有足夠大的鋌而走險的衝動。因此,政府部門的監管還要給力才行。

  廠家油耗“虛低”不但將對消費者産生欺詐,還會干擾國家的節能減排戰略。因此,必須杜絕形式主義的監管,使廠家的油耗數據經得起政府監管部門的核實,讓消費者感受到的實際油耗不過分偏離理想狀態下的理論數據,還應積極完善自主的符合中國路況實際的工況標準,讓國內汽車油耗數據不再霧裏看花、自説自話、自我麻痹。

[責任編輯: 王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