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汽車  > 正文

各豪華車品牌聯合銀行推出車貸優惠

2013-05-21 09:33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豪華車品牌齊推優惠車貸政策。

  豪華車品牌店陸續在莞設店。

  隨著豪華車行越開越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豪華車品牌以及車商都面臨著巨大的銷售壓力,於是,除了不斷地促銷降價外,優惠的車貸政策也成了豪華車近兩年來競爭的重要手段之一。近期,除了汽車廠家自身的車貸政策外,各豪華車品牌更聯合銀行一起舉辦各種不同的車貸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買車。有汽車專業人士表示,豪華車將首付價格放得越低,越能吸引消費者的關注。

  購買豪華車車貸優惠條件低

  在東莞車市,豪華車的競爭一直都相當激烈。隨著豪華車越來越平民化,車貸業務也越來越寬,要求的條件也是越來越低。

  東莞美東雷克薩斯店近期就針對ES及RX車型舉辦閉館銷售專場,消費者選擇購指定的車型,可享0首付或0利息0月供的金融禮遇,另外,消費者也可以選擇首付1半、1年期0利息0月供、尾款1年後再付的特殊金融禮遇。

  記者從中汽南方了解到,沃爾沃汽車公司推出了尊貴理財方案,車主從中可以享受平安銀行、中信銀行、中國銀行提供的輕鬆還貸項目,為資金的靈活運用創造更多空間。

  據了解,凡是車主在平安銀行、中信銀行首付30%或50%,均可以享受全新金融購車方案。如購買指定車型,可分12期買車,並享受0利率、0月供、尾款一年後支付。同樣,消費者也可以選擇月供的方式。另外,選擇24期或是36期的客戶,也能享受到低利率。

  奧迪方面,更是聯合了相關的銀行開辦VIP客戶專場,買指定的車型,可以享受20萬元12期免利息。另外,如果購買進口車型,均要以享36期70%的0利率,0手續費。

  寶馬則推出了彈性貸款,這是一種創新的貸款産品,是將貸款金額的一部分留作尾款期末支付,有效減少貸款期內的月供支出。彈性貸款産品能提高現金流的使用效率,在彈性尾款的還款方式上還提供了多種選擇。對於彈性貸款的尾款部分,消費者有二種方式可以選擇,一是將剩餘的尾款通過分期付款的形式還清;二是尾款部分在貸款合同到期日自動全部扣款。

  消費者:

  車貸政策比較靈活

  那究竟消費者對於豪華車推出的各種金融業務是如何看待的呢?消費者胡先生近期就在考慮買奧迪Q5,由於手頭上的資金不多,只能支付車款的一半,因此,他希望另外一半車款能貸款,最好是0利率、0月供,一年後再支付另外一半的車款。“現在車商説在幫我申請試試看,所以我也在等消息,如果不行,那就只有月供了”。

  而剛剛購買了豪華商務車的覃先生也是通過貸款來購買的。據覃先生説,本來是要一次性支付的,但是銷售人員説現在買這輛車有貸款優惠,為此,覃先生將其中的一筆費用於生意上週轉,而且貸款買車還享受了0利率、0手續費。

  也有豪華車車主表示,現在的豪華車貸款政策比較靈活,不管是汽車廠家推出的金融政策,還是由車行與銀行推出的金融政策,都比較有吸引力,比如説,很多都是在指定的分期付款裏可以享受0利率、0利續費,有的甚至是首付一半,一年後付一半這樣的付款方式,真的比較有吸引力。

  觀點:可避免大額支出

  寶昌寶馬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像BMW金融倡導彈性貸款展期方案中,分期付款可以避免一次性大額支出,而且也可以累積客戶信用。標準彈性貸款産品,指可以在購車時,支付佔購車金額一定比例的首付款金額,同時選定一定比例的彈性尾款。在首付款和尾款之外,貸款部分在貸款期限內以等額月供的形式支付。而彈性尾款金額在貸款期間內無需償還,在貸款期末,客戶可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方案。通過這種方式貸款,可以大大降低月供金額,最大限度利用資金。

  也有汽車專業人士表示,以前很多豪華車車主買車都喜歡一次性支付,但是,現在買豪華車的大多是生意人,他們大部分的資金都用於生意上的週轉,因此説,現在豪華車推出的這些低首付、低利率、低月供等車貸政策正好符合他們的購車心理。

  “避免了大額支出,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説還是可以承擔的,畢竟車主只需付一筆很少的錢就可以擁有一輛豪華汽車,對於很多人來説,真是一種誘惑。所以説,現在豪華車品牌推出的各式各樣的車貸政策,確實能推動汽車的銷量。”有汽車專業人士指出。(文/記者鐘宏連 圖/記者石忠情)

  標簽:尾款豪華彈性貸款車主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