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農業  > 正文

傳統農業跳起“現代舞” 蝴蝶蘭賣苗不賣花

2015-05-06 13:33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為控制溫度和濕度,臺糖精緻農業事業部的蝴蝶蘭花房裏安裝了風扇、水墻、升溫機等設備。本報記者 廉 丹攝

  制糖是臺灣的傳統産業,臺灣島也曾因此而被稱為“甜島”。臺灣糖業公司是全島農産業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

  隨著推行精緻農業,臺糖也從以糖業為主轉向多元發展,以農業領域的“精緻發展”實現轉型升級,傳統農業跳起了“現代舞”。

  暖春4月,在臺糖臺南區的有機作物基地,一架架黃瓜青翠欲滴,一株株玉米吐穗結棒。但在這個年産值3000萬台幣的有機作物基地裏,所有蔬菜、農作物都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等,完全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種植。

  在健康、環保意識日益興盛的今天,農産品生産環境的潔凈和生産過程無污染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目標之一。臺糖在讓農業綠起來的思路下,大力發展有機農業。

  “我們用蔗渣製作肥料改良土壤,而土壤有機質增多後又能提高作物的抗病力,形成良性迴圈。”臺糖臺南區負責有機作物的林楠正介紹説,“我們這裡常用的防治蟲害方法是,噴灑天然油脂與葵花油調和的溶液,利用液體乳化過程達到物理性包裹蟲子的效果。”

  在臺糖的有機作物種植中,大棚紗網隔離害蟲、控制種植面積規避大面積蟲害蔓延、苦茶水防治螺類害蟲、用陽光可以分解的蘇力菌預防蟲害等物理和生物方式被廣泛應用。

  蔬菜也是會呼吸的。為了延長蔬菜的保鮮期,臺糖有機作物基地的科技人員就用蔬菜會呼吸的生物特性做起了文章。“我們的蔬菜一採摘回來不是立刻包裝,而是先存放到冷育設備裏半個小時,通過冷育設備降低蔬菜的呼吸頻率,以達到延長保鮮的目的。”林楠正説。

  儘管發展有機農業人工成本高,利潤與非有機種植相差無幾,但臺灣從事有機農業的人數近年來快速增長。“發展有機農業是未來農業發展的趨勢,既有利於農産品安全保障,又對環境保護做出貢獻,臺糖這些年一直在加大發展力度。”林楠正表示。

  在臺糖精緻農業事業部的展示廳裏,一株株蝴蝶蘭嬌艷綻放,一根花莖上足足開出幾十朵花。

  臺灣是蘭花之鄉,蘭花品種有2000多種,出口量最大時,在全球蘭花市場佔有率能達到近一半。隨著現代農業對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名貴花卉種植品類在農産品結構中的比例越來越大,臺糖也盯上了蝴蝶蘭培育這個“美麗的事業”。

  “蝴蝶蘭培育是農業中的高科技行業。”臺糖精緻農業事業部員工詹宗穎向記者展示了蝴蝶蘭的育種和養植過程,“育種階段每4個月更換一次培育瓶,分苗後蝴蝶蘭根部要飽水、飽肥,並保持透氣。”

  蝴蝶蘭無土栽培用的水草要從智利進口,從育種到成株長達兩年半時間,培育過程中嚴格控制溫濕度和水肥。耗費這樣一個科技含量頗高的培育過程,蝴蝶蘭賣的不是花而恰恰是苗。

  詹宗穎解釋了蝴蝶蘭“賣苗不賣花”的奧秘:“臺灣蝴蝶蘭養植的核心能力就是育種。我們通過不斷開發新品種、創新技術實現多樣化種苗培育,以向産業鏈上游轉型,獲得高額利潤;同時,種苗銷售可以大大降低運輸環節的成本,只有極少量蝴蝶蘭是在開花後在本地銷售,絕大部分都是將種苗直接銷往世界各地。”

  “賣苗不賣花”這個理念聽起來簡單,在養植中卻是並不簡單的一環。蝴蝶蘭成苗後,在白天25攝氏度左右,晚上18攝氏度左右的環境下就會開花。因此,為了讓苗不開花,臺糖的科技人員們在花房裏用上了十八般兵器:自動感光系統控制光照、冬季用加溫機升溫、夏季用水墻和風扇降溫。

  在科技手段和先進理念支援下,臺糖的蝴蝶蘭種苗得以走向全球市場,花開世界各地。

  提高農産品品質,推動農業生産企業化、科技化,在這樣的思路下臺灣精緻農業漸成體系,並跨入世界先進農業行列。臺糖等傳統農業企業也緊隨精緻農業發展趨勢,在科技和先進理念支撐下實現了自我轉型。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