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農業  > 正文

農業部原副部長談轉基因安全:沒一種作物零風險

2015-03-12 08:44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昨日上午,在參加完政協小組討論後,全國政協委員、農業部原副部長牛盾接受了新京報等媒體的採訪,談及轉基因問題時,他對新京報記者説,農業部希望通過轉基因技術提高作物的抗性、産量和品質,轉基因作物獲得安全證書,就意味著它是安全,可食用的。

  牛盾近日剛剛卸任農業部副部長,任職中國常駐聯合國[微博]糧農機構代表。在談及馬鈴薯主糧化問題時,他表示,馬鈴薯主糧化戰略並非因為我國糧食不夠而尋找替代品,而是為了更優化主糧品種,而今後,也不排除推動豆製品主糧化的可能。

  轉基因安全

  沒有一種作物是零風險的

  新京報:農業部對轉基因問題的態度是怎樣的?

  牛盾:轉基因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會和可能性。

  我們對轉基因技術和農産品(13.64, -0.35, -2.50%)研發有三個目標。第一個是為解決糧食安全服務,通過對它的研發和商品化的應用來提升農産品數量;第二個是想通過這種技術的研發,來提高農産品品種的抗逆性,比如説讓小麥、水稻遇到低溫、乾旱、病蟲害也不怕。

  第三,我們也希望通過生物技術研發提升農産品的品質,讓這個農産品有更多的營養物質。比如女孩子非常喜歡漂亮,但又擋不住歲月的痕跡,可到了臉上怎麼辦?我們可以在糧食、植物油裏面增加不飽和脂肪酸,(吃了以後)人就會感覺氣色、精神都很好。

  目前取得進展的是,我們提高了農作物的抗性,而産量和品質是一個美好的理想,現在正朝這個目標努力,還沒有更多的成果和數據出來,估計我們這代人還需要努力。

  新京報:怎麼理解轉基因作物的安全問題?

  牛盾:現在還沒有找到一個食品、物品是百分之百零風險的,所以評價轉基因安全不安全,要有足夠的實驗結果和數據。用一代人的努力,還有代際之間的積累才能做出判斷。我們無非是想把這樣一個先進的東西,把優勢發揮到最大,讓劣勢盡可能不出來。

  新京報:轉基因作物獲得安全證書是否意味它可以安全食用了?

  牛盾:獲得安全證書就意味著它是安全的,可以食用,但企業在産品上市時還必須進行轉基因標識。為什麼要標識?根據你的知識和你的消費偏好,你有知情權,還有選擇權。儘管它是安全的,我還是不想吃,沒人逼你,你自己定。

  轉基因監管

  有人在“濫種”問題上“跨界”了

  新京報:農業部最近公佈了加強對轉基因作物監管的文件,這意味著農業部要開始加強監管“濫種”問題了嗎?

  牛盾:這就是要進一步加強監管。前面有法律,規定什麼樣資質的機構可以研發,什麼樣的可以試驗,進行過程中有人可能沒太好好學習,就跨界了,這就需要嚴格監管。

  新京報:有人質疑安全標識制度很大地增加了成本。

  牛盾:標識是法律規定,增加成本是那些生産非轉基因的企業自願的。但現在市場上有個現象叫做“劣幣驅逐良幣”,非轉基因的東西生産出來後,法律規定可以不標識,但是這些企業就要標識,因為他知道有一部分消費者很願意消費非轉基因産品。

  新京報:這個沒有構成不正當競爭嗎?

  牛盾:可以不標識,但你標識了,這是否不該倡導的東西?現在正在研究這個事情。

  新京報:有人説其他國家都在加緊種植轉基因作物,再不推廣轉基因,中國就落後了。

  牛盾:現在轉基因農産品的商品化銷售,全世界也就20多個國家,而這些國家生産的轉基因大豆、玉米、油菜,很多種子也基本都是美國的。

  説産業化不夠就落後,這只是一部分觀點。中國能有實驗室的領先水準,這也是競爭力。我有很多的成果研發出來,不商品化,把它儲備起來。不都看好美國嗎?美國現在很多的轉基因研究成果也是不開發的,美國的轉基因小麥都研發出來多少年了,你沒聽説過轉基因小麥吧?

  馬鈴薯主糧化

  北京將設馬鈴薯研發亞太分中心

  新京報:近期馬鈴薯主糧化引發熱議,對此,農業部是怎樣考慮的?

  牛盾:馬鈴薯主糧化不是因為我國糧食安全出了問題,不是我們主糧不夠了找個替代品。馬鈴薯主糧化的概念主要是對農産品的結構進行調整,特別是穀物産品的結構品質進行調整,滿足一部分消費者的消費偏好。我們通過主糧化,把它做成饅頭、麵包、麵條,讓馬鈴薯的成分佔到一半以上,或者佔到70%,讓消費者有一個更新鮮的感覺,目的就是讓消費者吃出健康來,還能吃出口味來,吃出文化來。

  今後我們還會推動比如豆類産品主糧化,現在豆類我們進口的主要用途是榨油,副産品像豆粕主要用於飼料。

  新京報:豆類主糧化,都做成什麼?

  牛盾:豆面饅頭、麵條和豆腐……我國去年進口的大豆有7000多萬噸,國産的還有1400萬噸。國人吃豆類是吃得挺好的,豆腐全世界就中國人吃得多。你到美歐去點餐,麻婆豆腐不用翻譯,人人都懂。

  新京報:馬鈴薯加工處理方面是不是還有難處?

  牛盾:馬鈴薯其實産量很高,有的産量比穀物還高,關鍵是在優良品種的選育上。世界馬鈴薯研發中心是在秘魯利馬,我們經過努力,把它的亞太區分中心,一個國際組織,爭取下來在北京設立,目前籌備分中心是設在中國農科院。他們馬鈴薯種植太精彩了,大的小的,暗的淡的,彩色的,非常之多。

  三農問題

  土地流轉要防“非農化、非糧化”

  新京報:現在農民的自願土地流轉已經開始試點,這方面還需要突破哪些政策的瓶頸?

  牛盾:土地流轉的基本原則就是一定要防止非農化、非糧化,凡是這樣做的我們都要堅決反對。

  新京報:你怎麼看我國農産品競爭力問題?

  牛盾:我國的農産品競爭力有高也有低,高的要繼續保持優勢,比如我們的水産品、蔬菜水果、畜産品等在國內國際競爭力很高。但現在有人在打壓我們的競爭力,設置了一些技術貿易壁壘,這個事需要我們爭取和談判解決。我們競爭力水準低的農産品主要是農業自然資源密集型的農産品,這需要我們做工作去提升它的競爭力。

  聲音

  現在還沒有找到一個食品、物品是百分之百零風險的,所以評價轉基因安全不安全,要有足夠的實驗結果和數據。用一代人的努力,還有代際之間的積累才能做出判斷。我們無非是想把這樣一個先進的東西,把優勢發揮到最大,讓劣勢盡可能不出來。 ——牛盾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金煜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