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農業  > 正文

兩岸“農博會”編織“穿皮鞋種田”致富夢

2013-11-19 08: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網漳州11月18日電 (黃獻光 孫賢迅)直升機噴農藥,機器人採茶,菜苗自動移栽機,水肥一體化遠端總控,只需2個農民的萬頭智慧蛋雞場,日産6萬瓶食用菌生産線,1畝智慧溫室年産26噸蔬菜……一大批減輕農民勞作、提高種田效率的智慧裝備,在兩岸“農博會”上備受青睞。

  第五屆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18日在福建漳州舉辦,新品種新技術展區的尖端科技、智慧裝備、農業工廠,吸引不少農民現場算起人力帳、效率帳和收益帳。

  “熱帶水果蓮霧一年收幾季、畝産多少、效益高嗎?種苗哪買?”福建龍海市農民紀勇惠認真詢問,得到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專家耐心解答,“在漳州産期調節種植,6至11月可采收,畝産三四千斤,産值6萬元人民幣,種苗到種業工程基地購買。”

  是屆兩岸“農博會”設立“臺灣味”農産品展區,臺灣近百家本土企業集中展示臺灣農業創新、地道農特産品、先進生物技術,參展臺灣農産品達2000多種。

  已在福建示範推廣的許多顛覆傳統農業的奇妙農事,在“農博會”上格外引人注目。設施農業樣板的智慧工廠,破解了“靠天吃飯”難題,做到生産週年化、自動化、網路化、標準化和商業化,引領著農民創業風潮,實現了“穿著皮鞋種田”的致富夢想。

  隨著中國大量農村青壯年進城和農民工工資快速上漲,農業勞動力成本不斷提升,倒逼農業加快轉型升級,減輕勞動強度、提高種田效率的智慧小農機、農業生産線,在農村受到歡迎。

  專家告訴記者,中國農業正發生重大變化,中國農村出現勞動力短缺,與土地、水資源、農資的短缺相互疊加,進入了經濟學上的劉易斯拐點。

  一台小型直升機每小時能噴30畝農藥?有政策性購機補貼嗎?智慧工廠一條生産線幾個人操作?投資額多大?幾年收回成本?在展區,懷著致富夢想的農民不停發問。

  2011年起,福建大力發展現代種業,實施種業創新與産業化工程,主攻蓮霧、紅綿蜜柚、優質苦瓜、中藥材金線蓮與鐵皮石斛、優質肉鴨、海蘭蛋雞、石斑魚、羅非魚、杉木、珍貴樹種等10大種業産業鏈的關鍵缺失技術,累計助農增收65.32億元,帶動關聯企業投資30多億元。

  今年,福建用工業化理念、先進技術提升農業,出臺加快現代農業發展舉措,每年省級財政專項3.5億元扶持設施農業。目前,福建設施農業已超100萬畝,呈現加速發展態勢,設施蔬菜、工廠化食用菌走在南方省份前列,茶葉機械化綜合水準超70%,茶葉初加工機械化接近100%,居中國前列。

  面向田間地頭、打造放心餐桌的尖端科技與智慧裝備,展示了現代農業的美好前景,回應了農民致富夢想和公眾健康渴望,“農博會”像一座橋梁,連接了科研、生産和餐桌,讓人們對未來幸福生活充滿期待。(完)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