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農業  > 正文

大宗農産品正步入“凈進口時代”

2013-06-27 10:29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夏糧收穫即將結束,有望再獲豐收。然而,包括糧食在內的大宗農産品今年以來仍保持凈進口態勢,國內農産品生産和糧食安全面臨挑戰。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農業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了解到,近年來,在大豆、棉花、植物油進口繼續保持高位,食糖、乳製品凈進口大幅增加的同時,三大主要糧食作物全部轉為凈進口。儘管糧食特別是大米和小麥的凈進口量非常有限,但從10多年的發展變化看,我國大宗農産品進入凈進口階段的趨勢十分明顯。

  數據顯示,2012年穀物凈進口1316.9萬噸,小麥、玉米、大米凈進口量分別達到341.5萬噸、515.3萬噸和208.8萬噸;食糖和棉花進口量分別達到374.7萬噸和541.3萬噸,再創新高。另據商務部本週發佈的數據,6月進口大豆預報入境832.28萬噸,創月度最高水準。

  此外,肉類産品進口增長同樣迅速。其中豬肉從2008年由凈出口轉為凈進口,且進口量迅速增長;羊肉凈進口趨勢不斷強化,凈進口量由2007年的2.4萬噸持續增長到2012年的11.9萬噸。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大米進口量持續處於高位,1至4月稻穀和大米進口100萬噸,同比增83.6%。東方艾格農業諮詢公司分析師馬文峰介紹説,中國現在已經是最大的稻穀進口國,自然年度進口量達到400萬至500萬噸。大米進口的絕對量不大,但對南方局部市場的衝擊很大,湖南、江西的大米企業遭受嚴重衝擊。

  “在國內外價差擴大又缺乏關稅保護的情況下,想不進口都不可能。”農業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主任倪洪興表示,大宗農産品凈進口增加的根本原因是需求增長的驅動,而國內外價差擴大是農産品進口增加的直接動力。當前,有不少農産品進口不是因為國內短缺,而是因為內外價差,造成國內積壓與進口增加並存的現象。

  《經濟參考報》記者不久前在湖南常德採訪時,一位米廠老闆介紹説,來自越南、巴基斯坦、緬甸的進口米價格是每百斤172元,而常德當地的米價是每百斤180至190元,不少企業甚至在本地大米中摻兌20%的進口米。

  對於國內外棉花的“高價差”,眾多棉紡織企業同樣感到經營困難。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朱北娜説,目前國內棉花價格每噸超過19000元,比進口棉花高4000至5000元,去年價差更是達到每噸6000元。在這種情況下,棉紡織企業沒有競爭力,成品沒辦法消化。

  面對低價進口農産品的不斷衝擊,中國實施的關稅水準難以發揮“門檻”保護作用,而且關稅保護的政策空間已經非常有限。據了解,目前世界農産品平均關稅水準為62%,最高關稅水準甚至能達到1000%以上,而中國農産品平均關稅水準為15.2%,不足世界平均水準的1/4。儘管中國對小麥、玉米、大米、食糖、棉花、羊毛等重要農産品實行關稅配額管理,配額外關稅最高也只有65%。

  “我國農産品進口增勢強勁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缺乏足夠的關稅等政策手段來進行有效調控。”倪洪興認為,中國農業生産規模小、成本高,國內外價差擴大是必然趨勢,但越開放越需要關稅保護。以大豆為例,當前國內大豆産業面臨的困境,嚴格意義上講不是進口本身造成的,而是缺乏必要的關稅保護和進口調控政策造成的。大豆的關稅水準只有3%,而且不能使用特殊保障機制,這使得大豆進口幾乎沒有調控。

  下一個令人擔憂的將是玉米。倪洪興預計,受勞動力成本和物資成本推動,如果國內玉米最低收購價每年上漲10%,而玉米的配額外關稅只有65%,再過五六年就難以擋住玉米的配額外進口。

  業內人士擔憂,大宗農産品凈進口量增加,一方面對國內産業形成了抑制,導致産業發展缺乏必要的激勵和動力,另一方面給農産品長期供給安全帶來潛在風險。儘管國家不斷提高糧食等農産品最低收購價格,但政策支援效應很大程度上被低價進口農産品消解。

  倪洪興認為,從資源配置看,大豆等個別産品受到衝擊可以通過調整結構、騰出更多資源用於糧食生産來降低其實質影響。但在大宗農産品凈進口範圍擴大、凈進口量增加的背景下,農業結構調整餘地有限,進口對農産品價格的抑制和打壓範圍廣泛,這將給我國農業産業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