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京津唐及環渤海  > 正文

北京APEC峰會邀莫迪 印媒:凸顯超級大國地位

2014-07-17 09:26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國領導人先行一步,邀請印度總理莫迪參加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印度時報》等多家印度主流媒體16日報道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印度總理莫迪14日在巴西舉行的首次會面中,中方領導人“先於美國”邀請莫迪參加今年11月將於北京舉行的APEC峰會。《印度時報》強調,印度幾十年來致力於加入這一組織,但一直被拒絕,這是印度首次受邀參加這一峰會。該報評論稱,中方的邀請雖然並不意味著邀請印度加入APEC組織,但是邀請莫迪參會表現了中國的善意。  

  “中國領導人先於美國,邀請印度參加APEC”,《印度時報》16日以此為題的報道稱,中印領導人首次在巴西會晤時,習近平不僅邀請印度參加APEC會議,還表示希望印度加深與上海合作組織的接觸。APEC目前有21個成員,上合組織有6個成員國。印度外交部發言人在隨後的記者會上表示,“這是一個重要的邀請,因為這是印度首次受邀參加APEC會議。參會日期並未被提及,這將通過外交渠道來確定。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意義重大的姿態,習近平主席稱會議主要聚焦夥伴關係和連通性。”《印度時報》評論稱,習近平的邀請事實上並不意味著邀請印度加入APEC組織,因為這需要得到全體會員國的一致同意。“但中國領導人先於美國邀請印度參會,這是習近平所要表達的重要政治信號,標誌著對印度的善意。”

  “中印領導人親如兄弟,迎接中印關係新時代”,印度《第一郵報》16日的評論頗為樂觀。文章稱,這一切如同“印中親如兄弟”的蜜月重現,兩位領導幾乎同時到達巴西福塔萊薩,之後馬上舉行了這次至關重要的會晤。在中印領導人的首次會見中,習近平表示,中印用一個聲音説話,全世界都會傾聽。莫迪也表示,如果中印能和平解決邊界問題,將為全世界樹立良好的榜樣。“會晤時間從原定的30至40分鐘延長至80分鐘,這表明兩人的首次會談非常融洽”,“印度歷史上首次被邀請參加APEC峰會,這就是莫迪效應,他肯定會欣然接受並訪問中國,儘管11月他將非常繁忙”,“二十國集團峰會和南亞區域合作聯盟峰會可能都將在11月召開,印度總理都必須參加”。文章稱,各種跡象表明,中國領導層已經準備好與莫迪領導的印度發展更密切的關係,“有趣的還在後面。亞洲的戰略矩陣正在發生劇烈變動,中國、日本、印度、韓國、印尼、菲律賓等主要力量正在被俄羅斯和美國拉往不同方向。”

  《印度時報》卻並不樂觀。文章稱,印度謹慎地接受了中方參加APEC的邀請,已經意識到這一邀請的重要意義,但同時也懷疑這背後是否隱藏著“政治地雷”。“近20年來,印度一直申請加入APEC,卻被欺騙稱APEC的新成員國身份已經暫停。”2010年,印度經濟開始陷入困境,政府政策陷入癱瘓,印美關係陷入低迷。2014年,隨著美國和印度準備奧巴馬與莫迪的會面,邀請印度參加APEC的建議被再次提及,而且在美國智庫中廣為流傳。《印度時報》稱,中國敞開雙臂歡迎莫迪參加APEC峰會是精明的政治舉動,強調了中國新的超級大國地位。但這同樣可能會讓美國陷入困局,對印度可能獲取APEC會員國身份感到憂慮。文章還稱,除了APEC會議,中國領導人還邀請印度參加建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中國在該銀行的計劃中扮演控制性角色,目前尚不清楚印度是否會接受邀請,抑或這只是中國為了平息印度對金磚銀行總部落戶上海的反對聲音”。

  “儘管這只是習近平與莫迪的首次會晤,但未來的兩次會晤已經在謀劃之中”,日本《外交學者》網站15日發文稱,習近平與莫迪的首次會晤繼續著中印關係的良好積極勢頭,中國領導人可能在9月訪問印度,莫迪則被邀請11月參加APEC峰會。如果成行,這將是他對中國的首次訪問。“此外,中國領導人還邀請印度加大與上海合作組織的接觸和參與,印度目前是上合組織的觀察員。這可能意味著,印度在不遠的未來可能獲邀成為上合組織的正式成員國。”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趙干城1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印度一直想加入APEC,但由於APEC幾年前決定暫時中止擴大而未果。APEC作為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經濟組織,在推動亞太國家之間的經濟發展和貿易自由化方面起了巨大作用。印度新總理莫迪上臺後非常注重經濟發展,希望能通過加入APEC更進一步融入亞太。雖然印度要加入APEC需要APEC全體成員的決定,但習主席利用東道主之便主動邀請印度總理參加會議,體現了中國歡迎印度加入亞太地區等重要國際組織,有可能會為印加入APEC提供契機和途徑。

  15日,印度國防部長賈特裏在聯邦院表示,中國軍用直升機4月和6月先後兩次越過中印實際控制線進入印方一側,引發印媒關注。趙干城表示,中印邊界問題是亞洲最大的領土面積爭端之一,事實上難以短時間解決。不過,中印雙方有一個共識是雙方都認同的,即都盡最大可能保持邊境安寧,確保不會演變成劇烈的衝突。趙干城認為,從中印關係總體來看,如果雙方在其他領域合作得好,邊境小摩擦的影響會局限在一定範圍,總體上應是可控的。(記者 陳晨 本報記者 郭孝偉 王曉雄)

[責任編輯: 李佳佳]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