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從“奶荒”到“奶剩” 中國乳業怪圈怎麼破?

2015-01-12 10:31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從2014年年底到2015年年初,多地乳企拒絕或者減少收奶,奶農“倒奶殺牛”的報道頻頻見諸報端。甚至有專家表示,如果不妥善解決,廣大奶農將是“去年吃苦瓜,今年吃黃蓮”,繼2014年年初“奶荒”到本輪“奶剩”之後,國際奶價第三季度或將再次反彈。

  多省遭遇“倒奶殺牛” 上半年乳業形勢不樂觀

  受多種因素影響,近期我國一些乳品加工企業限收停收生鮮乳,部分地區發生“賣奶難”問題。倒奶僅僅是開始,隨著收購價格持續走低和養殖成本持續高位,奶戶殺牛棄養現象涌現。

  記者採訪了解到,除了山東,“倒奶殺牛”現象蔓延至河北、內蒙古、黑龍江等北方主産區,主要發生在散戶中間。“這一輪 倒奶殺牛 相比以前有所加劇,多個地區都出現了。2014年年底,連奶源最欠缺的廣州也出現奶農棄養,這在15年來還是首次。”原中國奶業協會常務理事、資深乳業專家王丁棉告訴記者。

  “全球奶價低迷在今年七八月份前不會有改觀。如果不解決現在的賣牛殺牛問題,會影響今後2年到3年的奶業發展。”王丁棉説。

  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有關人士表示,未來受乳企庫存奶粉較多、乳製品消費增速下降以及國際市場預期增産降價等因素影響,乳企收購生鮮乳的積極性仍不高,養殖小區和散養戶仍將面臨較大壓力。

  民族乳業競爭力弱 1噸進口奶粉到岸價比國産奶粉低1萬元

  業內專家認為,國際奶價持續走低、進口奶粉激增、乳製品消費市場低迷是企業拒收限收牛奶、農戶“賣奶難”的直接推手。

  自2014年春天起,隨著美國、澳大利亞等地牛奶産能增加,俄羅斯實行進口禁令,國際市場牛奶供大於求,奶價大幅下行。全球奶價自2014年3月開始持續下跌,紐西蘭、歐盟的原奶價格跌幅達40%。

  “1噸進口奶粉到岸價比1噸國産奶粉低1萬元左右,乳品企業轉向更多使用進口奶粉作為加工原料,減少了對國內生鮮乳的使用。”農業部奶辦有關人士説。

  據了解,2014年前11個月,我國進口奶粉88.4萬噸,同比增長20.2%,全年國內生鮮乳産量增長5.2%,奶源相對過剩,而國內乳製品消費市場增長緩慢。隨著中澳自貿區簽訂、歐盟牛奶生産配額解禁等,今後我國乳業將面臨更多壓力。

  “ 奶剩 背後的根本原因是我國乳業的國際競爭力弱,生産成本高、效率低,沒有形成産業化鏈條一體化的格局。”從事乳業諮詢的北京普天盛道公司總經理雷永軍説。

  與“狼”共舞需長短期共同謀劃“苦練內功”

  面對奶農“流汗又流淚”,農業部日前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千方百計組織協調加工企業保證生鮮乳收購,督促乳品企業履行收購合同,發揮地方奶業協會和奶農合作組織的作用,維護生鮮乳正常收購秩序。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出臺奶粉收儲補貼、救助奶農補貼、信貸金融支援等辦法,幫助奶農渡過難關。

  專家認為,當前,相關部門和協會要切實做好企業工作,讓企業、奶農各讓一步,做好生鮮乳收購,將損失減少到最低。同時,政府應出臺具體措施,推動奶粉收儲,落實奶農救助補貼。

  國家乳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姜毓君説,如果放棄了自有奶源的建設,完全依靠進口,那麼我國奶業很可能喪失乳粉的國際定價權,更使我國乳品加工行業陷入被動發展的局面。

  專家指出,必須建立長效機制,推動民族乳業轉型升級和健康發展。政府應積極扶持奶牛大戶、聯戶經營、家庭牧場等經營主體,大力扶持奶農合作社發展,提高奶農組織化程度。

  “在加工和消費方面,要切實採取措施引導乳企多用生奶來生産鮮牛奶,減少復原奶的使用,引導消費者飲用鮮牛奶。此外,要推動實施乳業生産領域的保險和托底政策,在奶價大幅降低時確保奶農利益有最低保障。”廣東省奶業協會名譽會長關偉昆説。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