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寶寶”難養,互聯網大佬掉頭玩票據

2014-08-20 15:58 來源:錢江晚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阿里、新浪、蘇寧、京東紛紛上線票據理財,收益高于7%的你要留個心眼

  繼“寶寶軍團”後,票據理財產品正成為互聯網金融的新戰場。今年以來,阿里、新浪、蘇寧、京東等互聯網平臺先後進軍票據理財市場,在貨幣基金收益率連下臺階之後,這類產品正成為互聯網企業攻城略地的新利器。

  “寶寶”理財收益縮水

  大佬急求新產品留住投資者

  8月11日起,蘇寧雲商金融公司推出係列票據理財產品,均是和上海金銀貓票據理財平臺合作,預期收益率在6%~7%,產品很快售罄。

  緊隨其後,京東12日上線票據理財產品“小銀票”,同樣是與上海金銀貓票據理財平臺合作。

  票據理財產品,其實是指融資企業以其持有的銀行承兌匯票提供質押擔保,通過互聯網平臺發布產品,向個人投資人融資。而銀行承兌匯票由銀行承兌,銀行承諾到期後會無條件兌付該票據金額給予匯票的所有人。

  其實早在今年4月,阿里巴巴定期理財“招財寶”平臺上,首批上線的6只產品中就包括4只票據理財產品。5月下旬,新浪旗下微財富也試水票據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

  目前票據理財紛紛上線,緣于“寶寶”類理財產品市場熱度退卻。截至記者發稿,余額寶最新7日年化收益率只有4.159%,與年初的6.763%年化收益率相比,收益率縮水近四成。這使得部分投資者選擇贖回,為了留住投資者,互聯網電商們都在尋找新的理財產品,票據理財就是其中最熱門的一種。

  理財平臺算盤都很精

  收益高于7%的理財要留心

  目前票據理財產品不少給出超7%的收益,吸引一眾小夥伴參與,不過業內人士表示,超高收益並非合理,也不可持續。

  票據理財的邏輯相當于用互聯網票據理財平臺籌集投資人的資金,為銀行墊付票據貼現,和實際銀行貼現效果一致。因此銀行票據貼現水平是這類產品收益的指南針。據悉,目前半年期的票據貼現利率一般在3%左右,即使年化也不過6%的水平。若互聯網票據理財產品收益高于7%,那麼融資方完全可以直接找銀行去貼現,成本更低。

  目前互聯網上的產品為什麼收益能超過7%?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推廣業務,大型互聯網平臺自己貼錢來吸引投資者眼球,比如某平臺“票據寶”就曾採用過“+1.8%收益補貼”的收益機制。

  此外,平臺宣傳的年化收益率也有水分,比如某平臺購買日與起息日之間相差一周左右的時間,這就相當于這7天,投資者的錢白白放在了平臺,即使能夠獲得預期收益,實際利率也低于名義利率。

  理財師表示,票據類理財產品收益很大程度上,和融資企業對資金需求的緊張程度、以及民間借貸成本有關。目前一些平臺支付紅包補貼抬高收益的現象,是不可持續的。

[責任編輯: 王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