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人民日報:經濟發展不能靠速效藥 藥勁過後病情更重

2014-05-04 09:04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胥曉璇作(新華社發)

  胥曉璇作(新華社發)

  中國政府多次表態不再依靠短期刺激政策,而是堅定不移地通過改革創新,激發經濟的內生動力來實現經濟增長。李克強總理近日在《求是》雜誌上發表文章稱,“如果不是用改革的辦法,即簡政放權、創新宏觀調控方式、著力調整結構‘三管齊下’,而是採取短期刺激政策,不僅去年的結果可能會大不一樣,而且今後幾年的日子也許會更難過。”

  【多次表態不“刺激”】

  經過長期高速增長後,中國經濟這駕疾馳的馬車開始放慢腳步,同時,多年運轉累積的傷病問題也日益突出。到2013年上半年時,出口大幅波動,經濟持續下行。當時,世界對中國經濟悲觀情緒上升,國內要求政府刺激經濟的欲求強烈。

  對此,中央政府沒有按老辦法大規模刺激經濟,而是堅持從內部進行改革創新,激發市場的活力和內生動力。李克強説,我們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採取短期刺激措施,不擴大赤字,不超發貨幣,而是增加有效供給,釋放潛在需求,沉著應對市場短期波動,保障經濟運作不滑出合理區間,讓市場吃了“定心丸”,成為經濟穩中向好的關鍵一招。

  2014年一季度,一些經濟指標出現疲軟,中國政府保持定力,依然堅持不採取刺激政策。李克強稱,儘管中國經濟穩中向好基礎還不牢固,但穩增長有基礎,政府有能力有信心保持經濟增長在合理區間,不會為經濟一時波動而採取短期的強刺激政策。

  近日國務院發佈的“十二五”規劃綱要實施中期評估報告也指出,單純以需求管理為主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促進經濟增長上的運作空間日趨縮小,要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政策組合,堅持需求管理和供給管理並重,以提高供給側效率為重點,著力構建新的內在穩定增長機制。

  【“強心針”後病更重】

  面對經濟下行,採用刺激政策仿佛使用“強心針”,針紮下去雖然能提速,但內部各種病症不僅依然存在,而且因錯失治愈良機,藥勁過後病情更為嚴重。所以,全社會應積極面對增速放緩的現實,堅持追求經濟發展的品質和效益,在緩慢前行中強身健體。

  分析過去刺激政策的弊端,專家指出,當年宏觀經濟刺激政策在保增長等方面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但為了保增長,結構性改革被推遲了,還積累了部分行業産能嚴重過剩、地方債務風險高企等問題,同時,寬鬆的財政貨幣政策也給後來埋下了風險。

  困難、問題多時正是改革的窗口期。李克強在文章中表示,改革的機遇前所未有,改革的複雜性、艱巨性和風險挑戰也前所未有。面對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除了改革別無選擇。因為現在遇到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攔路虎”,躲不開、繞不過、拖不得,不改沒有出路,慢了會貽誤時機,付出的代價將更大。我們必須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

  專家指出,需求管理注重的是短期經濟擴張,供給管理則是注重長期結構性調整。如今宏觀調控在需求管理和供給管理方面並舉,意味著我國經濟更注重長期內在增長動力的提升。

  【“可喜變化”正發生】

  事實證明,不採用短期刺激政策,致力於改革的方針是正確有效的。李克強説,“我們著力依靠改革實施結構調整。從優化供給和改善需求兩側精準發力,主要運用市場化辦法並輔之以差別化政策,有扶有控、有保有壓、有進有退,既大力支援服務業和新興産業發展,促進傳統産業改造升級,積極化解部分行業産能嚴重過剩矛盾,又加大棚戶區改造、中西部鐵路建設、城市基礎設施等薄弱環節投資。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特別是需求結構、産業結構、城鄉結構、區域結構等發生了可喜變化。”

  未來經濟發展還有很多潛力有待挖掘。李克強表示,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深入推進,區域發展迴旋餘地很大,今後一個時期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是有潛力、有基礎的。

  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李克強特別提出,現在,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高度融合,是120多個國家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同時,我們仍處於國際分工和産業鏈的中低端。當前的外部環境,既有機遇,也有挑戰。我們要努力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對外開放的主動,贏得經濟發展上的主動、國際競爭上的主動。(記者 羅 蘭)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