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延遲退休已是大勢所趨

2014-04-16 15:59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其應對老齡化問題的必要性無須再討論 , 當務之急是儘快作出科學可行的制度設計

  “延遲退休”作為收入分配改革中備受關注的議題,此次全國兩會期間被熱議。先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表示,延遲退休一事仍處在收集意見階段。後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表態,延遲退休方案肯定會在2020年之前出臺。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寫入了決定, 而我國退休年齡已經50多年沒有做過調整,同時,“未富先老”已經成為我國可以預見的未來,“延遲退休”被認為是大勢所趨。

  此次被認為已經給出的“時間表”表明,延遲退休的必要性已無須討論,據記者採訪有關參與政策制訂的專家認為,當務之急是儘快作出科學可行的制度設計。

  延遲退休 “ 投鼠忌器 ” 

  1951年我國政務院頒布的《勞動保險條例》裏規定,職工退休年齡男是60周歲,女職工是50周歲。1955年,國務院頒發的《關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退休暫行辦法》中把女幹部的退休年齡提高到55歲,這一法定退休年齡延用至今。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李忠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需要通過改革退休年齡來適應這種變化。

  另一組數據是,目前中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期,老年人口的數量將以年均800萬以上的規模激增。數據顯示,目前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02億人,據有關研究機構的專家預測,到202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2.55億。

  “如果按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到時候社會總撫養比將大大提升。我們也許現在是2個多一點的人養1個人,將來也許會到1個人養1個人。”李忠表示,延遲退休年齡,客觀上有助於緩解老齡化給我們帶來的社會撫養的壓力。

  儘管總總研究數據表明“非延不可”,但是決策部門仍然對延遲退休年齡“投鼠忌器”——最大顧慮是擔心對青年就業形成“擠出效應”。

  人社部對外公佈的數據顯示,“20~59歲就業年齡組人口將在2020年達到8.31億峰值。未來一個時期,我國仍將面對巨大的就業增長壓力。未來5年,高校畢業生就業規模保持在年均700萬左右,約佔每年新進人力資源市場勞動力的一半,且這一比例將進一步提高,我國青年就業壓力巨大。”

  就業問題成為延遲退休政策推出的阻力之一。

  “大學生找份工作這麼難,再延退,還讓不讓人活了?”

  “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基本上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老人不退,年輕人徹底找不到好工作了。”

  網路上、現實中,都有不少類似反對聲。

  甚至有觀點認為,我國每年離退休人員在600萬~700萬人,一旦實施延遲退休會導致600萬~700萬適齡就業人員找不到工作。

  不過,中國人民大學鄭功成教授曾表示,在勞動力需求不變的前提下,延遲法定的退休年齡,會對就業産生一定衝擊。不過,老年人與青年人的工作崗位之間不是一對一的替代關係,實際的擠出效應需要綜合測算。

  可目前,我國研究機構尚未有對延遲退休和就業的量化研究的權威數據。  

  胡曉義也表示,每年600萬的退休人員對於青年就業會形成一定的替代關係,但兩者不是完全簡單的加減關係,不是“退一個人補一個人”的關係。

  胡曉義還指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仍然要把促進就業和創業放在突出的位置來加以安排,特別是青年就業。

  不同群體分歧較大 

  網路上,不同群體在延遲退休的問題上出現了較大分歧。

  社會把“怨憤”矛頭直指願意延遲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領導幹部、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認為他們不願意放棄“既得利益”。

  部分專業技術人員,如醫生、教師、科技工作者、工程師、包括高級技術工人等,俗稱“越老越吃香”崗位,也被認為是延遲退休的擁躉。

  “許多專業技術崗位,50、60歲也正是經驗豐富、技藝純熟的階段,這種高端人力資源替代彈性是比較低,如果這部分人過早退休,是對人力資本的巨大浪費。”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雖然我國也存在就業壓力的問題,但局部的勞動力不足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顯現。

  可據了解,不少專業技術人員更想“按點兒”甚至“早點兒”退休,再到其他機構兼職或由原單位返聘,這樣能拿雙份收入。

  北京市住總集團高級技術工人楊某退休後養老金僅3500元,但是作為建築工程方面的老技師,他被某民營企業返聘後月薪近5000元。“好多老哥們最後幾年都想早點退,這幾年年齡不算很大,請的人多,還比較吃香。”

  大多數一線員工尤其是工人,則認同目前的退休年齡規定,有的人甚至希望早點退休,以獲取穩定的養老金收入。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十連漲”,在職時工資不高的職工的月收入和養老金已經差別無幾,不願意再繼續勞動。還有一些特殊崗位,因為他們長期付出了體力勞動,也希望早點退休。此次兩會上就有紡織女工代表表示,每天工作12個小時,太辛苦,體力也跟不上,不希望延遲退休。

  有人想早退,有人想晚退,有專家指出,“公平”保障勞動者權益是延遲退休政策社會關注的焦點。不過,現在養老“雙軌制”沒破題,養老改革頂層設計預備方案一經公佈,無一例外招來反對聲一片。人民網在2012年“延遲領養老金年齡”的調查中,45萬網友參與投票,93.3%的人反對。2013年8月,一家媒體的調查中心對25311人進行的調查中,94.5%的受訪者明確反對延遲退休。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