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製造業為何成不良貸款“重災區”

2014-03-31 09:19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據報道,截至3月28日,已有6家銀行發佈了2013年年報。各家銀行逾期貸款均呈增勢,與去年相比新增660億元。其中,製造業、批發零售業的不良貸款增長較快,房地産行業産生的銀行不良貸款有所下降。

  在整個經濟環境都不佳、市場普遍比較低迷的情況下,製造業出現不良貸款增加的現象,是很正常的。問題在於,銀行公佈的不良貸款情況,是否有文過飾非,亦即故意誇大製造業的不良貸款問題,而回避或掩蓋了其他方面的問題。

  從近年來銀行信貸資金的投放情況來看,投向製造業的資金是非常有限的,特別是中小製造企業,獲得的銀行信貸資金支援更是少得可憐。相反,政府融資平臺、開發企業等卻獲得了太多的資金支援。

  銀行對製造業的信貸資金支援,也主要集中于少數大型企業,包括産能已經嚴重過剩的鋼鐵、水泥、電解鋁、造船等行業。正因為如此,當這些行業市場發生較大變化後,就出現了不良貸款迅速上升的現象。為什麼對産能已經嚴重過剩的行業,銀行仍然能夠不遺餘力地發放信貸資金?而對那些真正有市場前景、只是眼前的規模還比較小、盈利水準還不太高的中小企業,卻很不情願給予信貸資金支援呢?

  顯然,製造業成為不良貸款“重災區”,與銀行在信貸資金投放過程中的不良行為不無關係,與銀行經營思維出現嚴重問題不無關係。如果銀行在信貸資金投放過程中,能夠真正按照市場化要求進行投放,也許,製造業就不會成為不良貸款的“重災區”。

  其實,從房地産業的情況來看,不良貸款的問題比較嚴重,一些開發企業出現了“資金鏈”嚴重緊繃。但是,一方面,銀行採取各種變通方式和手段,沒有將開發企業實際已經成為不良的貸款搞到不良貸款範疇。因為,一旦這樣做,不良貸款的數額就遠不是現在這樣了。那麼,銀行的業績考核就將出現很大的問題;另一方面,由於開發企業大多貸款數量巨大,涉及的關係重大。尤其是與其他企業的相互擔保,更讓地方政府左右為難,不得不採取各種措施以維持開發企業不出現風險。相反,對包括製造業在內的實體企業,特別是中小實體企業,破産也好,關閉也罷,對金融市場、金融環境的影響是非常小的,也就不會出手相救了。自然,製造業比開發企業就更容易形成不良貸款了。

  此外,政府融資平臺實際上也已經是風聲鶴唳,但是,由於有政府托底,有政府撐腰,其實際已經形成的風險和不良貸款,也就沒有暴露。在這樣的情況下,製造業和批發零售業也就成了不良貸款的“重災區”了。

  可見,如果製造業、特別是中小製造企業也能得到銀行和政府的支援與保護,就絕對不可能成為不良貸款的“重災區”,而且,可以大大增強信貸資金的流動性、提高信貸資金的使用效率。中國在G DP只有美國一半的情況下,廣義貨幣卻超過美國,就是因為製造業等實體經濟獲得的信貸資金、社會資金支援太少,使信貸資金的“乘數效應”沒有能夠發揮得出來。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