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鐵路投資超4.5萬億元意味著什麼

2014-01-13 09:51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我國鐵路里程突破10萬公里,伴隨著里程的增長是資金的大量投入。據統計,近10年來我國鐵路固定資産投資累計超過了4.5萬億元。一方面,高投資為鐵路高速發展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高投資的同時也帶來了高負債。我國鐵路改革正在進行,如何化解投資與負債的關係?如何平衡好公益性和經濟性的關係?春運能否實現經濟性效益?這些問題各方面非常關心。

  鐵路迎來高速發展期

  數據顯示,2004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産投資為901.38億元,2005年增長到1364.31億元,以後每年都呈快速增長。到2009年、2010年投資額分別為7045.26億元、8426.51億元,達到了歷史最高值。2011年雖有所回落但也保持在6000億元左右,2012年回升至6576.73億元,2013年數據還沒有統計出來,但估計會超出預算的6600億元。

  投入與産出是成正比的,10年來我國鐵路進入了發展“黃金期”。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的1978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增加到5.2萬公里,一直處於緩慢增長狀態。2004年1月7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我國鐵路建設才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造成重創,我國政府及時作出反應,于2008年底推出4萬億元投資計劃以及一系列擴大內需的刺激措施,其中,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是投資計劃的重頭。

  在鉅額投資的帶動下,我國鐵路迎來了建設高峰期,從數量上來説,鐵路營業里程從2008年的8萬公里,增長到2013年末的突破10萬公里;從網路上來説,我國鐵路以大通道為骨架,干支結合、縱橫交錯,連接城市鄉村,路網結構更加合理,路網佈局更加優化;從技術上來説,隨著京滬、武廣等高速鐵路的開通,我國鐵路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準。中國成為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高鐵體系的國家,打造了推動世界鐵路發展的新引擎。

  高負債接踵而至

  然而,在原有的體制下,鐵路建設的高投資也帶來了高負債。

  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9月30日,中國鐵路總公司總資産4.84萬億元,負債突破了3萬億元,稅後利潤負17億元。

  為什麼會負債虧損?專家表示,大規模的建設必然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在我國,鐵路建設具有較強的公益性質,之前並未向公眾開放,鐵道部自有資金缺口明顯,主要資金來源模式就是舉債。

  舉債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發行債券式舉債,還有是貸款融資式舉債,這些舉債都是有償的,都要還本付息。

  目前,我國鐵路建設正處於投入建設期,舉債規模必然越來越大,還本付息已經進入密集期。但同時,許多項目仍處於在建期,尚未投入運作,致使出現階段性虧損,這些實屬建設期的正常現象。

  此外,長期以來,為了支援國家經濟建設,政府對鐵路運價一直實行票價管制,“低票價制”使得普速鐵路的客運很難盈利,甚至虧本。

  加上每年鐵路還要承擔糧食調運、搶運物資、排空專列、軍事運輸、寒暑期學生運輸等社會性、公益性任務,都使鐵路在某種程度上無法按照正常的財務報表來顯示其運營狀況。

  其實,不僅我國鐵路存在高額負債問題,外國鐵路也是如此。目前法國鐵路一直處於虧損狀態,靠政府補貼生存。

  目前唯一可以借鑒盈利的僅有日本東京到大阪的500公里新幹線,但是日本除了東京新幹線,在此後幾年中建設的其他高鐵,都是虧損的,這種虧損模式持續了20多年,直到上世紀80年代債務才停止增加,當時欠債金額已達3500億美元,佔GDP的7%。

  加速改革引入民間資本

  那麼該如何降低資本負債?專家表示,作為一個投入高、資本回收週期長的行業,想要降低資本負債,就必須引入新的資本。為了吸引民間資本,鐵路應加速市場化改革,增加“造血”功能,提高鐵路盈利性。

  市場化改革最為重要的是價格改革,鐵路票價迄今已整整16年沒有調過,價格整體水準偏低已成共識。然而,運價調整並不能簡單地漲價了之。目前我國鐵路還是供不應求的“産品”,對中低收入者非常重要。如要拋棄低端客運的公益性屬性,完全市場化,與政府惠及民生的導向是不相符的。如果不調價格,其盈利效益又很難體現,既不能真正融入市場,也很難吸引民資的進入,會阻礙鐵路的進一步發展壯大。

  如何進行鐵路價格改革,鐵路部門在加緊制定中。但我們應該看到自鐵道部轉制為中國鐵路總公司後,作為一個企業,要滿足客戶需求,把産品銷售出去,要講究策略,行銷管理學中有一個“客戶分級管理”的理論可以應用其中。

  在當今社會中,社會階層的多元化造就了需求的多元化。鐵路總公司首先要把顧客群體按層次區分開,設計出一套既滿足較高收入群體出行對交通運輸工具的安全、快捷等較高的需求,又能解決更多普通百姓一年一度回家的民生問題的行銷方案,這其實就是實現了鐵路市場化的過程。

  在鐵路公益性方面需要國家補貼來維持。在普通百姓回家的問題上,可衡量相應的經濟水準、物價水準適度提高基礎運價,讓普通百姓能夠接受,鐵路也要捨棄盈利性,正常維持收益即可。實現鐵路盈利性最終要靠滿足高層次旅客需求實現。通過高速鐵路為旅客實現快捷、舒適的服務,從而實現鐵路結構性漲價盈利的需求。

  如能實現鐵路價格改革,公益性和經濟性相互平衡,每年的春運將不再是鐵路部門和國家的“負擔”,旅客也將實現“走得了”又“走得好”的願望。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