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評論:地方債務風險在於洶湧的增量

2013-12-31 13:23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 觀察家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不在於規模,而在於接下來能否控制住洶湧的增量。在地方債務年均增長接近20%之際,再也沒有理由不遏制住未來兩年的新增債務膨脹速度。

  昨日,國家審計署公佈了最新的地方債務數據。截至今年6月底,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總額20.7萬億元,其中地方政府債務總額為10.89萬億元。

  “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增長較快”,昨日發佈的公告提出了這一問題。與2011年的審計結果相比,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餘額,增加38679.54 億元,年均增長19.97%。其中:省級、市級、縣級年均分別增長14.41%、17.36%和26.59%。

  面對如此的快速增幅,各界雖對總量並不覺過於超出預期,但對於過快的增長速度還基本都是憂心忡忡。而中央政府債務增長則較為緩慢,2013年6月末,中央政府性債務比2012年末增長4.2%,而與之對應的半年時間,地方政府性債務增長12.6%,是中央政府的三倍。

  因此,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不在於規模,而在於接下來能否控制住洶湧的增量。

  在7月份,李克強總理曾把“控風險”與“穩增長”相並列,並與“調結構、促改革”一起,成為“統籌實策”的一部分。

  “控風險”的核心是地方債務和房地産泡沫,且兩者的關係是纏繞在一起的。在地方債務年均增長接近20%之際,再也沒有理由不遏制住未來兩年的新增債務膨脹速度。

  這兩年多,地方債務增勢如此兇猛,根本原因在於經濟增長模式未變,地方政府投資佔據了GDP的大頭,“鐵公基”、鋼鐵石化、房地産等穩增長項目,始終是政府的心頭肉。

  當然,此次銀行貸款在地方債務中的佔比,儘管依然佔據56%的主導地位,但和2010年末第一次摸底相比下降了22.5%,足以為接下來的“控風險”指明瞭方向。可以進一步採取市場化的辦法,讓地方政府債務融資更多地呈現多元化趨勢。把銀行逐步從地方債務風險中剝離,這也有助於適時大刀闊斧地化解地方債務風險。

  與此同時,除了銀行貸款,和地方債務相關的企業債券、信託理財等影子銀行,也都是風險之源。“控風險”之際,還需密切關注影子銀行體系的膨脹情況,防止系統性風險的發生。

  當然,剝離銀行的風險,加強對影子銀行的監控,都不過是治標之策。著眼于未來五年,控制地方債務快速飆升的根本之計,還是得讓經濟轉型升級“動真格”。否則,第三次全國摸底地方政府債務的時候,目前近11萬億的地方政府債務,就可能繼續攀升。

  □倪金節(財經評論人)

[責任編輯: 王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