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引導民資進入城鎮化建設 避免“造城陷阱”

2013-12-24 09:49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字號:       轉發 列印

  有效引導民間資本,促使資本與實體經濟更好地結合,必須要求房地産市場理性回歸。否則,新型城鎮化不免又要陷入“造城陷阱”,導致自然與社會資源形成巨大浪費。

  日前召開的全國城鎮化工作會議,明確了今後推進城鎮化所需要完成的6項主要任務。在城鎮化方向確定後,隨之而來將是如何籌集城鎮化建設資金。

  未來城鎮化建設將存在一定資金缺口。據國家開發銀行估算,未來3年我國城鎮化投融資資金需求量將達25萬億元,平均每年需要8萬多億元投入,約佔全年全國近40萬億元固定資産投資額的20%。在中央明確明年要防控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的情況下,土地出讓收入將納入全口徑預算管理,地方政府預算資金將優先保障到期債務償還,新增債務風險約束也會增強。如果按照過去建設模式,完全依靠政府舉債籌集城鎮化建設資金,將存在較大缺口。

  激發民間活力,是彌補城鎮化建設資金缺口、順利推進全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途徑。

  全國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要建立多元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所謂“多元”,實質上是要在擴大民間投資上有重大突破。應該看到,我國民間資本存量巨大,完全可以擔綱城鎮化建設的重任。截至2013年11月末,我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高達102.7萬億元;其中,個人存款高達45.2萬億元。如果能夠有效激發民間創業與投資熱情,那麼城鎮化建設資金將會得到源源不斷的補充,形成“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

  擴大民間投資,需要房地産市場理性回歸。隨著房價持續上漲,房地産開發投資正日益成為民間投資的重要領域,並逐漸加重了實體經濟的虛擬化特徵。目前看,我國民間資本進入地産市場熱情很高,而進入實體經濟投資的積極性下降。這種投資偏好差異本身無關資本屬性。從本質上説,資本是為“逐利”而生。

  事實上,房地産市場的非理性繁榮,已經使得非房地産的實體經濟投資正日益成為高風險的投資選擇,而更多的資金聚集到並無效率提升的房地産領域,已經顯著降低了全社會資金配置的效率。

  因此,有效引導民間資本,促使資本與實體經濟更好地結合,必須要求房地産市場理性回歸。否則,新型城鎮化不免又要陷入“造城陷阱”,導致自然與社會資源形成巨大浪費。如果未來房地産市場理性回歸,將意味著暴利空間急劇縮小,那麼其他領域投資空間擴大,將會自發形成吸引資金流入的機制。

  由此可見,我國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並不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民間巨大財富積累已經奠定了堅實基礎。而真正難點是要如何激發民間資本的創業投資熱情,是要如何真正釋放民間資本強大活力。這不僅需要政策支援,而更多需要的是執行層面保障。

  具體來説,要進一步簡政放權,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運作的干預,加快公共服務型政府建設;出臺具體實施細則,強化督導考核,確保支援民間資本有效政策落地;擯棄所有制歧視,切實放開行業限制,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推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公平競爭;加快住房市場供應和保障性住房建設,促進樓市理性回歸,防止民間資金過度聚集房地産領域。項崢

[責任編輯: 王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