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買房不再是“心病”

2013-11-17 10:5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備受矚目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落幕,全會提出了下一步改革的總方向和基本目標,其中一些新的提法和新的措施,讓中國經濟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間。那麼就房地産市場而言,十八屆三中全會釋放了哪些信號?對於高房價前普通百姓的民生訴求,“改革”又給出了怎樣的回答?

  對於不少中國人而言,買房始終是一塊“心病”:不斷上漲的房價,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在收入沒有大幅提高的情況下,買房對於很多人而言已經是人生最奢侈的一件事;同時,國家針對房地産市場的調控不斷升級,但力度空前的措施在短暫抑制市場火爆之後,似乎仍沒有給出解決問題的最終方案,需求總是在壓抑之後爆發,房價與調控的力度總在交替上升。

  房地産市場的調控難道只能在“一漲一治”中進行?房子難道註定成為中國人生活中最難承受的“奢侈品”?

  15日,在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後的第三天,《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正式發佈。在這份幾乎囊括了中國社會發展各個方面的改革大綱中,直接涉及房地産問題的表述可謂十分有限,除了明確提出“加快房地産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之外,沒有提到任何有關“房地産調控”的字眼。

  然而,正是這份未提房産調控的改革路線圖,讓人們看到了解決中國房地産市場長期矛盾的希望。

  中國房地産研究會副會長胡志剛表示,作為國家層面的改革戰略,三中全會在決定中提及的城鎮化、市場化、財稅、土地、簡政放權等等改革事項的推進將創造綜合性的政策環境和規範的外部環境,對房地産行業發展意義重大。

  事實上,困擾中國房地産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問題,從來都不只是“房子”的問題,在一個高房價的表像背後,是土地財政的痼疾、土地供給制度的僵化,是稅收徵管體系的不完善、不合理,是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健全,是收入分配的不平衡、住房資源佔有的不公平……

  面對這一系列深層次的矛盾,僅僅針對高房價的行政調控顯然帶有“治標不治本”的臨時性。要促進房地産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只有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加科學地進行制度層面的頂層設計。

  在10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就已經指出,加快推進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要處理好政府提供公共服務和市場化的關係、住房發展的經濟功能和社會功能的關係、需要和可能的關係、住房保障和防止福利陷阱的關係。只有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才能充分激發市場活力,滿足多層次住房需求。

  在中國房地産協會副會長朱中一看來,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中,到處都體現著房地産改革市場化的新思路和新舉措。這其中既包括明確提出的房産稅改革,也包括“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既包括建立全社會房産基礎數據統一平臺,也包括“探索實行官邸制”;既包括“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也包括“完善産權保護制度”。

  “如果三中全會的精神能夠得到全面貫徹,那麼房地産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將是必然。”朱中一表示,與以往“圍繞房價調房價”的調控不同,改革聚焦在更深層次的問題之上,雖然沒有直接談及房價的漲落,但高房價的問題勢必隨著市場化改革的逐漸推進而得到有效的解決。

  不過,雖然改革的大方向已經確定,但具體到執行層面依舊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就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前,北京、上海、深圳的房産調控政策進一步升級,在年底房價調控目標問責壓力陡增的情況下,“京七條”“滬七條”“深八條”依舊在壓制需求的老路上做文章。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對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樣房價上漲過快的一線城市,短期內脫離有效的行政調控,市場必然存在失控的危險。“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何將既有的政策與未來的改革有效銜接,維護市場的穩定,將是很重要的問題。”朱中一説。

[責任編輯: 李響]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