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華人熱炒海外樓市是一面鏡子

2013-10-31 13:15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國買房團全球出擊,澳大利亞成為他們新目標之一。據統計,今年以來,中國投資者在雪梨購買逾6億澳元(約合35億元人民幣)土地開發項目。中國投資者強大的購買力也引起了當地人的憂慮。澳大利亞多家媒體近日發文,呼籲政府對外國投資者設限、為房地産市場降溫,免得將來有一天澳大利亞人買不起房子。

  “買房子”早已成為中國富人的一大嗜好,在中國內地,但凡有錢人家,都有幾套乃至幾十套房産,且閒置房産多居於大城市。兩年前,許多華人在歐美一些國家搶購房産,致當地房價驟然高企,引發了居民的恐慌和怨聲載道。而我認為,外國人的市場敏感度,或許遠高於我們,當我們還在為高房價問題一籌莫展之時,他們已經在未雨綢繆——要求政府對外國投資者設限、為房地産市場降溫,免得將來有一天自己人買不起房。

  當然了,我們的一籌莫展,未必“莫展”于研究結論,我們何嘗不知道,投機炒房是導致高房價的主因之一。中國樓市空置率早已超過國際警戒線,大量富餘房産、灰色房産沒有物盡其用,這個問題誰都知道。有一些人硬説是剛性需求推高房價,其實是有目的的。

  在很多人因為沒有錢買房而望房興嘆之時,另一部分人卻因為錢多、擔心通脹,因而大舉購買房産,這是貧富懸殊造成的。國內的貧富懸殊,引發並推動著樓市的投機;而中國富人紛紛前往歐美進行樓市投機,除了一些人太有錢,還有一個觀念的原因——中國人鍾愛房地産投資。國內一些專家説,在歐美,鮮見一個家庭擁有很多套房子的,可在中國卻很平常。而中國人的“愛房”情結,與歐美人的生活習慣已經發生了激烈的碰撞——華人瘋搶房源進而推高房價的情況,顛覆著住房的概念——房子的主要功能正在變性為資産,而不是住所。

  外國人如美國人,之所以很少囤房,有投資消費觀念的原因,更大原因是房産持有成本很高,導致囤房無利可圖。相比之下,我們的房産稅制度進展緩慢,帶給樓市投資者的信號不夠強烈,維持著國人的房産投資信心。與歐美人、澳洲人“將來有一天會買不起房子”的擔憂相比,我們太缺少緊迫感了。

  而在經濟觀點上,歐美人還認為,如果房價過高,買房支出過大,那麼上學、結婚、生子、聽歌劇、看電影、旅遊、購物等方面的支出能力將會捉襟見肘;用我們常説的一句話,就是民眾消費能力受到抑制;而這必然嚴重影響社會經濟的健康運作。我們不斷強調要提振民眾消費熱情,擴大內需,以內需拉動經濟……然而,當前的某些樓市政策與拉動內需促經濟的導向又是矛盾的。

  中國富人炒熱海外樓市、推高歐美房價的情況是一面鏡子,反射的是中國高房價的成因,以及不健康的房地産經濟給社會經濟和生活造成的諸多問題。我們當引以為鑒。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