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經濟觀察:中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正處養精蓄銳期

2009-11-03 13:59 來源:中新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第一百零六屆廣交會已近尾聲,紡織及服裝展館內的情景卻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有的展位門庭若市,有的則“門前冷落鞍馬稀”。雖然到會客商繼續增加,參展企業對成交普遍樂觀,但仍難掩差強人意的出口行情。

  “整體行業好轉,但出口形勢不盡如人意。”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對行業現狀如此總結。

  據統計,今年前三季中國紡織行業繼續上半年企穩回升趨勢,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總産值同比上升百分之七點五,內銷增速回升穩定,規模以上企業內銷同比增長逾一成一。

  但是該行業傳統的出口高峰季節卻是在震動中度過。前三季,出口額為一千二百一十六點八億美元,同比下降了逾一成一。在六、七份分別實現出口環比兩位數的上升後,八月份出口環比下降了百分之四點一,九月份環比又上升了百分之六點七。

  金融危機帶來的國際市場需求衰退是客觀的。商會負責人指出,近幾年對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不斷加深影響的匯率、貿易保護主義、過度依賴發達國家市場以及産品附加值低、品牌率低等問題,又在金融危機中被進一步放大。

  長期以來中國紡織服裝企業一直存在利潤率過低,抗風險能力較差的問題。去年的一項統計顯示,中國銷售額在五百萬元人民幣以上的紡織企業逾四萬家,小的紡織企業估計有幾十萬家。整個紡織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只有百分之三點九,三分之二的紡織企業利潤率只有百分之零點六二,另外三分之一企業的利潤率在百分之六至百分之十,其創造的利潤佔了整個行業的百分之八十。

  行業觀察人士指出,後金融危機時代正是中國紡織服裝企業養精蓄銳的大好時期,該行業亟需一場大的提升和轉型。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日前視察廣交會時説,歐美等主要消費市場真正的恢復回升需要三至五年時間,在這段時間企業要調整結構,提高附加值,提高檔次,開發新的布料和款式,尤其要創立自己的品牌。

  陳的期許與不少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的做法不謀而合。

  “今年以來我們開發了一千多個新産品,同時適應西方消費模式的改變,建立了柔性生産線,開展訂制、訂做和超值服務,開發小批量、多品種産品。”魏橋紡織的張經理表示,今屆廣交會上客戶對新産品的詢價相當多。今年一至十月,公司産銷率逾百分之百,回款率達百分之百。

  有的企業致力於調整市場策略。浪莎集團行銷經理徐小姐介紹,由於不斷加大力度打造自有品牌,並積極利用廣交會等展會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當金融危機衝擊行業出口時,浪莎的外貿訂單卻穩中有升。

  金融危機還促使紡織服裝企業更加關注內銷市場。廣交會的不少參展商紛紛挂出”歡迎國內採購商“的特殊標誌。“目前國內服裝消費趨向高端,市場空間正擴大,值得一試。”一位服裝企業參展商説道。

  面對國內外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業觀察人士指出,此時,國家理應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紡織服裝企業企業走産品升級和技術創新、品牌培育以提升産品附加值,佔據價值鏈高端的模式。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