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要‘養卡’還是只要‘刷卡取現’?”當筆者假稱有信用卡套現需求時,張總“專業”范兒十足地拋出兩種服務。如果客戶選了後者,張總的“諮詢服務”很到位:“偶爾刷一筆大金額沒問題,但如果你想‘以卡養卡’長期套現,就不能總是這麼單筆刷大單,否則銀行沒幾個月就會停了你的信用卡。”
“我可以幫你‘養卡’,銀行肯定不會發現你在套現。”張總信誓旦旦地説。
如果對信用卡套現手法還停留在“辦幾張卡、找一個商戶(或買一部POS機)輪流刷卡”的初級階段,那真的OUT了。張總——POS機代理商、信用卡套現仲介,偶爾也自己拆放資金,在業內已經小有名氣。另一名POS機代理商曾對筆者形容張總“能提供一整套頂級套現解決方案”。
“頂級套現”的秘訣
信用卡套現從本質上理解,其實是一種欺騙銀行的貸款詐騙行為,即把銀行本身批給持卡人進行消費的信貸竄改為現金貸款。也正因此,各家銀行一般都有“偵察”機制:信用卡總是封頂“消費”、總是在同一部(或同幾部)POS機上“消費”等,都會被視作套現嫌疑卡。
有“偵察”機制,就有“反偵察”機制。張總的第一個“最簡單但很多人卻想不到”的秘訣,就是“不封頂刷、不整數刷”。比如一張信用卡的額度是10萬元,張總也許會刷一次20992元,過個幾天再來一筆35500元,再過幾天再來一筆32120元。總而言之,不能在同一天一次刷出整數10萬。
張總的第二個秘訣,是被他自稱為“中心思想”的“模擬正常人生活消費”;這其中也包含著第三個秘訣“用不同的商戶類別POS機”。
也因此,在張總那間普通住房改造的“辦公室”裏,就放著幾十部POS機。它們中有的是“現役”可用的,有的是“退役”但還沒被張總處理掉的。張總説,POS機都有“套現壽命”的,運氣好活得長的,可以用好幾個月;運氣不好的也就兩三個月,那是因為總有套現者還不上套出的錢,在銀行那裏壞賬了,銀行就會往回追溯業務過程,這部倒楣的刷出一筆壞賬的POS機,就“該死”了。
什麼是“模擬正常人生活消費”?放在張總那裏“養”著的卡,每天早上,會被在張總申請為小超市MCC(商戶類別碼)、小餐館MCC的POS機上進行刷卡,一般金額也就幾元到幾十元,模擬出一個正常人起床買早點、買包煙的行為;上午這些卡一般按兵不動;到了中午,卡片會被飯店MCC的POS機刷去幾十元;而每週間或有幾個下午,卡片也許會在茶樓、商店假消費個一兩百元。
張總“辦公室”裏的這一大堆POS機,MCC涵蓋了0.38%、0.78%、1.25%各檔次費率。在張總看來,這不僅能使卡片消費看起來“正常”,給套現行為做掩護,也能在給一些暫時不用來套現的卡積累正常積分等銀行“升額度”,還能讓發卡行有點錢賺,即便銀行發現有嫌疑,也不一定會那麼決絕地停卡。
曾有清算機構人士跟筆者説,從他們的監測分析,套現行為多發時段為14:00~20:00。張總的“作案”時間與此不謀而合。在一大堆“掩護”刷卡行為後,張總幫持卡人進行套現一般在下午,選擇一些批發類、地産類MCC的POS機完成大金額交易。
POS機刷卡一般是“T+1”日到賬,但在提供套現時,張總給“刷卡取現”者的服務是當場兌付資金,而對於“養卡”者,一般張總在收下信用卡時就完成資金兌付,卡片留在張總處由其代為資金週轉,每月刷了還、還了刷。
張總的收費根據提供套現金額和服務級別有較大的浮動,越是“安全”的套現手法“成本”就越高,收費也越高。對於最初級套現,張總收取1%~3%不等的費用。
智慧化“反偵察”神器
最富有戲劇性的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張總的“反偵察”技術有了飛躍,這是他的第四個秘訣:使用一種可以自動切換商戶碼的刷卡神器,即不用配置過多的POS機就能完成複雜的“多品種消費”,以此“晃點”銀行和清算機構。只不過,這種“全自動”的商戶變換太“粗放”,不能準確模擬每日生活消費場所。
可以想像這部POS機變成了一把左輪手槍,每進行一筆交易就猶如發出一粒子彈,後臺系統的數據“彈巢”就會自動換一下。
千萬不要以為這種“高科技”離我們有多遠,去某購物網站上搜索關鍵詞“養卡”,選項應有盡有,回家試了不滿意還能7天免費退貨。
一組官方數據證明這一現象正在變得普遍。據一份官方內部的《2014年上半年銀行卡受理市場規範工作通報》,某收單機構在今年3月和4月分別有13萬和19萬戶商戶頻繁變更交易關鍵資訊。當然,這一“技術”並非都用於個人的信用卡套現,絕大部分是被真商戶們套取假MCC碼以求降低刷卡費率所用。
打破授信額度的預授權套現術
假設客戶信用卡額度1萬元,但卻想套出3萬元的資金來滿足過度消費的慾望,該怎麼辦?張總有他的第五個秘訣:“預授權套現術”。
具體做法是,張總用20萬元自有資金進行墊付,存入卡內,然後致電信用卡中心,以某合理消費為理由要求升額,並用有預授權類許可的POS機進行20萬元的預授權業務。
這一手法鑽的“空子”在於,根據相關規定,預授權最高可以預授權金額115%予以付款承兌,因此,20萬預授權最高可以刷出23萬,去掉本金20萬即套現3萬。
不過,由於從去年底開始,浙閩等地出現了多起預授權套現案件,引起央行等部門重視,開始了一系列支付行業整頓措施,部分銀行也引起警惕,在一些地區已經將預授權交易最大完成金額調整至100%,以封死套利空間。
倒賣POS機
張總之所以願意傳授筆者他的套現秘訣,不過是因為他還有另一條生財之道——本就是某第三方支付公司的POS機代理商的張總,還為想要自行套現者代辦POS機。
按常理,一般個人是不能辦理POS機的,只有個體工商戶才可以。但浸淫行業多年的張總深諳如何用部分虛假的“三證一表”(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企業法人身份證、商戶資訊調查表)和用製圖軟體PS出來的門頭照片輕鬆搞定此事。
事實上,亂象叢生的收單行業裏,張總的這一技能不稀奇。一樣搜尋購物網站或網路搜索引擎,會發現提供虛假代辦POS機的代理商不計其數。辦理者甚至可以簡單到只需提供身份證正反面照片、銀行卡正反面照片,以及自己手持身份證和銀行卡的照片。付完錢,辦理人最快則隔天就能領取POS機。
今年年中,廣州警方破獲了一起涉嫌作案金額近4億元的特大非法套現案件,其中就有類似的橋段。某理財公司作案窩點被查出POS機17部,都是以不同公司的名義以及利用假公章、假證照資料申請的。
銀行管不管?
非法套現無疑會增加銀行信用卡業務的風險。根據央行數據,截至2013年末,我國信用卡壞賬總額已達251.92億元,較上年末新增105.34億元,增幅高達71.86%,當年新增的壞賬是2012年新增壞賬36.28億元的3倍。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曾表示,近年增多的利用信用卡預授權漏洞大額套現的行為,或將使未來壞賬金額繼續攀升。
而這也是銀行的心頭痛。對銀行而言,其信用卡授信風控本是基於持卡人的一般性消費做出的,當持卡人將此授信實際轉化為了“低息流動貸款”,銀行的風險管理和資金定價顯然就錯位了。
可是,銀行究竟管不管?
事實上,一方面,諸如張總所使用的越來越“狡猾”的套現手段,的確增加了銀行的“偵察”難度;另一方面,銀行能發現的套現嫌疑卡並不在少數,但並非每一家銀行都願意及時處置和停卡。
在“愉見財經”專欄“信用卡套現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事(上)”中提及,銀行其實存在著彼此間的博弈。從對套現的風險管理來説,“全‘殺’掉就沒有了,交易量就流入別的銀行了,所以我們會算一個風險、資金成本和利潤的平衡值。”某銀行信用卡部人士説。
這家銀行是怎麼做的呢?第一,“該殺一定殺”,比如卡片有套現嫌疑且産生逾期,銀行就會停卡;其次,如果客戶有套現嫌疑,但每月繞一圈還能把資金還上的,該行就會依據全行類似情況,在綜合了各項成本後給出一個體現平衡值的“批發額度”,比如2萬。亦即客戶單筆最高只能刷2萬,否則要提前給卡中心致電申請額度。
“即便是客戶去批發類商戶上套了大額,我們至少還能賺個0.38%手續費裏的七成,也算聊勝於無。”上述信用卡部人士説。
在近日上海銀監局對轄內7家銀行信用卡業務進行的處罰中,就有某銀行因“發現客戶在某商戶的交易觸發了監測系統中的套現規則,存在疑似套現行為,但對該客戶賬戶未採取調減授信額度或止付等有效管控措施”而受罰。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