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百度人工智慧技術研發獲重大突破 谷歌微軟競相借鑒

2014-11-25 11: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長期以來,電腦對於“文字”和“圖像”,一直採取不同類別的處理模式,然而要直接讓電腦透過一幅圖片立即迅速、準確地給出對應的一句文字解釋,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利用百度的深度學習能力,即一種靈感來自於人腦運作方式的人工智慧技術,百度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解決這一技術難題的公司”, 百度研究院副院長,深度學習實驗室(IDL)主任余凱表示,“利用CNN(卷積神經網路)和RNN(遞歸神經網路)技術,百度成功地實現將圖像內容生成自然語言的描述性句子或段落,從而在高層語義層面建立了圖像和自然語言之間的橋梁,也就是“機器讀圖”,而這可以説是人工智慧領域的一次技術飛躍。”

  據介紹,百度的這一項目,由百度研究院傑出科學家徐偉主導的團隊,毛俊華、楊億,王江等人研發,其研究成果的相關論文于2014年10月份公布於arXiv。隨後,包括谷歌、微軟等多家知名公司和諸如多倫多大學等一批致力於該技術研究的機構,相繼公佈各自的研究成果——無一例外,在研究報告或者論文中,均引用了該論文。“百度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資力度一直很大,我們的突破既得益於公司整體戰略的支援,也離不開整個團隊日日夜夜的奮鬥”,徐偉表示,“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為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和資源,而且百度始終有著一個開放的技術心態”。

百度人工智慧技術研發獲重大突破 谷歌微軟競相借鑒

  圖注:百度研發的“機器讀圖”技術,能夠幫助電腦根據圖片內容自動生成一段描述文字

  據悉,這項技術突破,一方面有巨大的應用空間,比如讓用戶通過自然語言找到需要的圖片或視頻,結合Baidu Eye幫助盲人了解周圍環境,幫助兒童學習語言等。另一方面在人工智慧的發展上有重要的意義。因為這個技術把傳統上人工智慧的兩大分支- 自然語言處理和電腦視覺無縫地連為一體,從而使電腦能夠真正地學習和建立語言和所感知到的物理世界之間的聯繫,這對於解決長期困擾人工智慧的難題“常識推理”(common sense reasoning)是重要的一步。

  人工智慧技術屬於當前網際網路領域技術研發的最前沿。簡單而言,可以將之理解為一種幫助電腦理解語音、圖像以及文字內容的智慧技術。近些年,全球網際網路領域的幾大巨頭——谷歌、微軟、蘋果和Facebook等都在積極進行人工智慧方面的研發,以改進其在圖像、視頻及語音的資訊處理方面提供服務的能力。比如,谷歌一連收購8家機器人公司,蘋果則表示在電腦視覺、機器學習、以及演算法編寫等領域存在大量的職位空缺——在一定程度上,人工智慧技術被認為是網際網路産業的下一個“引爆點”。

  很顯然,百度注意到了這一網際網路發展的大趨勢,並迅速對此展開了積極而全面的佈局。2014年5月,有著“谷歌大腦之父”的深度學習專家吳恩達加盟百度,任職百度首席科學家。隨即,百度宣佈未來5年內將對其深度學習實驗室投資3億美元。2014年9月,另一位重量級技術人才——前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亦正式加盟百度,任職百度總裁並全面負責新興業務。技術出身的張亞勤在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創新方面與百度未來戰略不謀而合。

  2014年9月25日,美國知名高科技網站Xconomay的一篇介紹性報道指出,諸多“事實和數據”顯示,來自中國的搜索巨頭百度,正在成長為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的領袖型企業之一。

  “我們需要有這種信心,甚至對我來講是一種信仰:就是對於技術的投資會獲得回報,而且不僅僅是給百度帶來回報,更會給整個社會帶來非常大的回報。” 在2014年11月于浙江義烏古鎮舉行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如此表示。而根據李彥宏的透露,百度正持續投入大筆資金用於人工智慧研究。

  “有一天電腦會比人腦聰明。對於自然語言的理解、模式的識別、電腦的視覺這些聽起來很遙遠的事情,其實很快可以實現。”李彥宏説:“技術的積累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量變的過程我們經常忽略,質變發生時我們又經常被打得措手不及。而對於即將到來的質變,我希望百度能有所貢獻。”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