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格力入選首批“高性能建築節能産品標識”名單

2014-08-07 13: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網8月7日電 日前,國家建築節能品質監督檢驗中心舉辦了“首批高性能建築節能産品標識發佈會”。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生産的“永磁同步變頻離心式冷水機組”獲得認證標識,成為首批入選“高性能建築節能産品標識”名單的企業。

  據活動主辦方介紹,此次格力入圍的産品,具有全球領先的性能系數。多家權威機構專家一致鑒定其為“國際領先”水準。該機組比普通離心式冷水機組效率提升65%以上,是迄今為止最節能的大型中央空調,有效地促進了節能減排、降低能耗、提高能效等空調行業的優化。

  對此,業內普遍認為,這是民族企業在大型冷水機組領域的又一次革命性突破,是國內離心機技術的重大發展。“自推出以來,該産品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經濟性受到各界廣泛關注,在全國的工程案例已遠超100個。近幾年,一批具有格力核心科技的中央空調産品,頻頻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之中,彰顯了該企業的科技實力和環保態度。”有業內人士評價。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建築能耗佔全國總能耗的比例高達25%。其中大型公共建築的單位面積用電量是一般住宅建築用電量的10~20倍,其一半以上電耗用於中央空調系統。因此,降低大型公共建築中央空調系統的能耗,對我國應對氣候變化、踐行低碳發展影響深遠。

  在此背景下,多家廠商曾圍繞冷水機組進行了積極探索。此次備受關注的格力永磁同步變頻離心式冷水機組便是這一領域令人驚艷的創新。據了解,此款産品創造性地將大功率高速永磁同步變頻調速技術應用於離心機組上,在相同工況條件下,要比普通離心式冷水機組節能40%以上。

  一組數據更為直觀的説明這項創新的意義:如將我國現有15%的大型建築空調主機改造為格力永磁同步變頻離心機組,每年將節約8億度電。“這一創新,意味著我國打破了國外製冷企業對於大型冷水機組核心技術的壟斷,有力的推動了‘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型。”有學者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

  縱觀近年來格力的發展勢頭,伴隨著中央空調行業的整體容量持續增長,其市場佔有率和銷售額亦取得了爆髮式增長,一躍成為國産中央空調的品牌冠軍。

  對此,格力電器相關負責人表示:格力所取得的一切成績,都是研發道路上的一種積累。只有掌握核心科技,才能實現低碳發展;只有掌握核心科技,才能成為國産中央空調品牌的先行者。

  關注格力的發展不難發現,多年來,作為空調業的領軍者,其在節能環保領域一直有所作為。

  2013年12月,格力“光伏直驅變頻離心機系統”技術鑒定會在珠海舉行。當時,中國製冷空調工業協會秘書長張朝暉就曾評價:此項創新,實現了真正意義上“不耗電的空調”,為環保電器的發展開闢了一條新路。同年,據北京環保部門監測顯示:該年度霧霾天氣中,因燃煤式集中供暖帶來的PM2.5污染,佔總量的50%以上。隨即,河北石家莊迴圈化工基地周邊小區率先採用了格力永磁同步變頻離心機作為供暖設備。數據顯示:採用該技術後,除解決2115萬平方米民用建築供暖外,還可以節約土地630萬畝,年節約標準煤54.92萬噸,節水495.4萬噸/年,減排廢熱8.3×105GJ/年,減少氮氧化物排放4064噸/年,減少粉塵排放879噸/年,既獲得了節能減排效益,又解決了民生供暖的問題,對實現“無污染供暖”意義重大。

  事實上,近年來,國家層面已多次倡導節能環保、低碳高效的發展模式。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增強創新驅動新動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不能等待、不能觀望、不能懈怠。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亦指出,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提質增效升級,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對此,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表態,“作為全球最大的家用空調生産企業,格力電器一定會承擔引領行業發展的重任,竭力為世界節能事業的發展、改善人類生活環境貢獻力量。民族企業有義務率先挑起環保大梁。未來,格力仍將牢牢把握行業發展的脈搏,始終站在國家和歷史的高度,梳理空調行業的發展脈絡,探索中國製造業的升級之道。”(中新網IT頻道)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