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創新與秩序並重 中國網際網路20週年高峰論壇側記

2014-07-01 10:3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創新與秩序並重 價值與魅力共用

  ——中國網際網路20週年高峰論壇側記

  今年是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網際網路20週年。20年風雨兼程,20年崢嶸歲月。中國網際網路人用各種形式開展了一系列的紀念活動:

  4月20日,“先驅與先鋒”高端對話在新華網舉辦,中國網際網路鄔賀銓、倪光南、錢華林等十位著名專家匯聚一堂,回溯20年成就,共話20年發展。

  胡啟恒、倪光南領銜數十位專家學者,馬化騰、齊向東、鄒勝龍等100多位網際網路公司總裁,紛紛給新華網寫來熱情洋溢的寄語,祝福中國網際網路20週年;網際網路之父羅伯特 卡恩也特意從大洋彼岸傳來視頻,為中國網際網路20年送上衷心的祝福。

創新與秩序並重 中國網際網路20週年高峰論壇側記

  圖為“中國網際網路20週年高峰論壇”現場。 朱廣衡 攝

  6月27日,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主辦、新華網承辦的“中國網際網路20週年”系列紀念活動達到高潮——“中國網際網路20週年高峰論壇”在京隆重舉辦。唱響“創新與秩序”主旋律,高歌“價值與魅力”中國夢,中國網際網路下一個20年創新的黃金時代大幕將啟。

  新昇華:重構網際網路生態圈

  20年的高速發展,讓中國已經成為一個世界網路大國,有數字為證:網民數量超過6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和即時通信用戶規模超過5億;網站400萬家;電子商務市場年交易規模達10萬億元;百度、阿裏、騰訊三家世界級網際網路公司即將擁有的市值,已經可以和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的市值相媲美。

  然而,我們離世界網路強國的標準尚有不小差距: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核心技術數量不多;網際網路過度媒體化、過度娛樂化的傾向繼續延續;盜版侵權大肆氾濫、網路色情不斷侵襲、木馬病毒日益猖獗、用戶隱私令人擔憂、資訊安全形勢嚴峻……

  凡此種種,破壞了網路空間正常的秩序,對中國網際網路創新形成了抑制。如何突破局限,打造健康、良性的網際網路産業新生態,可以説是迫在眉睫。

  新華網負責人在“中國網際網路20週年高峰論壇”上,剖析了創新與秩序的辯證關係:“在當下這個快速創新、快速迭代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創新和秩序尤其需要相互尊重、相互促進。秩序要給予創新更多的空間包容、更多的時間包容、更多的試錯包容。同時,創新也要尊重秩序,創新要堅守法律法規和保護智慧財産權等發展的起碼底線,尊重秩序就是尊重創新自己,這是打造網際網路發展良性生態的重要保障。只有創新和秩序相互尊重、相互促進,才能形成生生不息的健康産業生態圈。”

  創新是網際網路發展的靈魂,秩序是網際網路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兩者的碰撞是動態發展的。在每一次激烈碰撞的背後,都是在更深層次上的昇華,或者是秩序維護了自身的尊嚴和邊界,確保了既有産業生態的健康和穩定,或者是創新改變了秩序,在更高的層面打造了新的更加良性的生態系統。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需要産業鏈各方的真誠合作、互利共贏。

  新變革:呼喚網際網路新力量

  從“中國網際網路20週年高峰論壇”專家及企業代表的演講中不難看出,這個時代將充滿著變革的力量。4G時代已經到來,桌面網際網路變成移動網際網路。網際網路永遠跟著人,這已經成為生活和工作的必要條件。移動網際網路重新定義了生産力。諸多行業産業鏈結構、運營模式都發生了深刻變化,與之相適應,一個全新的産業生態也急需加快建立。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理事長鄔賀銓認為,現在網際網路進入大智移雲時代,大數據、智慧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構成了大智移雲的時代。到2020年以前將一直是以大智移雲作為平臺,支撐2020年網際網路增長98%的也是大智移雲。

創新與秩序並重 中國網際網路20週年高峰論壇側記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理事長鄔賀銓出席“中國網際網路20週年高峰論壇”。 賈振 攝

  鄔賀銓表示,中國的網際網路誕生於競爭時代,植根于草根文化,經歷過泡沫沉浮大浪淘沙,以民營為主的網際網路企業因面臨生存挑戰有內生的創新動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演講表示,大數據時代,每個人都有幾個終端,中國有數十億的終端,這些資訊關乎每個人的隱私。作業系統是屬於最基礎的軟體,而智慧終端作業系統壟斷在蘋果、谷歌和微軟三家廠商手裏,我們實現突破非常困難。然而,目前在PC領域比較容易突破,微軟停止服XP務以後正是一個機會,我們可以用國産作業系統從替換XP開始進入市場,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機遇。我們相信應該有可能在一兩年內,在桌面領域能夠用國産作業系統來替換XP作業系統,同時通過替換的經驗我們可以從桌面轉移到移動,通過這個途徑可以把智慧終端的作業系統逐步建立起來。

創新與秩序並重 中國網際網路20週年高峰論壇側記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出席“中國網際網路20週年高峰論壇”併發表主題演講。 朱廣衡 攝

  “我們現在應該按照國家的要求,從加強網路空間安全要求,通過産業聯盟的方式,儘快把國産作業系統的問題、受制於人的問題儘快在幾年內加以解決。” 倪光南院士呼籲。

  北京郵電大學校長助理、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呂廷傑教授圍繞“4G時代的移動寬頻網際網路”主題,講述了網際網路金融衝破金融業壁壘、移動網際網路引發ICT産業變局的事實。

創新與秩序並重 中國網際網路20週年高峰論壇側記

北京郵電大學校長助理呂廷傑教授出席“中國網際網路20週年高峰論壇”併發表主題演講。 朱廣衡 攝

  呂廷傑表示,移動網際網路充滿商業機會:智慧終端驅動移動網際網路業務快速發展,終端+應用捆綁用戶,綁架運營商;泛在網路所催生的用戶隨時隨地高速接入網路,推動3G/4G的發展與WLAN熱點覆蓋的無線城市發展……他提出,今後的變化是從移動數據到移動流媒體的轉變。未來,業務視頻化,視頻高清化,終端大屏化、穿戴化是主流發展趨勢。用戶會隨著終端、網路和資費體驗的提升而改變業務消費行為。

  專家們的觀點引人深思,跨界融合企業和網際網路公司的企業家們,則對網際網路的廣泛應用和創新變革感同身受。

  房地産和網際網路到底是什麼關係?天鴻地産董事長柴志坤談了四點感受。第一,網際網路已經給房地産行銷帶來了很大的變革。第二,網際網路廣告對房地産新型産品的發展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第三,網際網路對於解決房地産傳統産品領域內的一些問題是一個非常好、非常有效的分析工具。第四,網際網路的發展,諸多行業的産業鏈結構、包括運營模式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從而給房地産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和空間。

創新與秩序並重 中國網際網路20週年高峰論壇側記

天鴻地産董事長柴志坤出席“中國網際網路20週年高峰論壇”併發表主題演講。 賈振 攝

  快錢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關國光稱,網際網路技術驅動下的支付的變化,將深刻影響商業銀行立足之本的“存”、“貸”、“匯”。他舉例説,人和物的融合會産生新的體驗,也會造就新的平臺,在這個場景當中所有交互的節點都會被以網際網路甚至移動網際網路技術所覆蓋。最後,他表示,希望通過資訊化的推動,使得企業的資金流快速流轉,也使得企業能夠借助於新興的網際網路技術快速發展。

創新與秩序並重 中國網際網路20週年高峰論壇側記

快錢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關國光出席“中國網際網路20週年高峰論壇”併發表主題演講。 朱廣衡 攝

  阿裏雲業務總經理劉松用該公司的實踐為例,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阿裏雲驅動網際網路與大數據創新的探索歷程,分析了阿里巴巴如何依賴技術的創新來拓展商業邊界的。

創新與秩序並重 中國網際網路20週年高峰論壇側記

阿裏雲業務總經理劉松出席“中國網際網路20週年高峰論壇”併發表主題演講。 朱廣衡 攝

  劉松認為,未來20年將步入新的革命性的時代。整個IT行業的主體會從電腦+軟體,尤其是硬體+軟體,變成雲計算+大數據。未來的基礎設施是雲計算和數據,而客戶更重要的是在上面有商業的創新,那就需要運維的系統來支撐。雲變成隨時可用的東西,也不需要專門的IT人員。網際網路業務的出身導致它必須採用雲計算的架構。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導致它必須進入數據分析的時代。

  劉松説,移動互聯、雲計算和大數據是是一個時代的産物,是緊緊結合在一起的。下一個時代就是把這個東西變成一種服務,服務給更多的行業。

  新思維:造就網際網路新奇跡

  網際網路發展到今天,它的靈魂依然沒有改變——技術創新永遠是這個行業的核心驅動力。從1994年全功能接入國際網際網路至今,20年來中國網際網路實現了高速發展,不僅在技術層面一再突破,而且帶來了新的思維理念。有人把它概括為“網際網路思維”,打破思維定勢、主動革新自我是網際網路思維不變的主題,意味著“便捷、互動、用戶至上”等理念。這些理念讓各行業不斷感受到網際網路帶來的變化與變革。

  中國社會科學院資訊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在“中國網際網路20週年高峰論壇”上表示,網際網路創新推動了中國製造轉向中國創造,推動中國經濟服務化進程。“網際網路創新驅動中國服務業邁上支撐服務業新臺階,推動服務化,為創新驅動發展創造內在需求。網際網路對於服務業的驅動,在中國來説最主要的是推動中國邁向服務業的新臺階。“我們要做一個平臺,做放大器,做經濟的倍增器、放大器,抓住這一點我認為是中國取得成功的重要經驗。”姜奇平表示。

創新與秩序並重 中國網際網路20週年高峰論壇側記

中國社會科學院資訊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出席“中國網際網路20週年高峰論壇”併發表主題演講。 朱廣衡 攝

  在網際網路創新驅動下,以大數據産業為主的資訊經濟迎來巨大發展機遇,以資訊生産、資訊服務為主的資訊經濟發展模式正改變著傳統經濟格局。姜奇平認為,産業化思路與服務化思路不同,資訊經濟的發展推動經濟發展衡量標準從GDP導向轉向幸福導向,從量的增加轉向質的提高,注重以人為本的發展。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計算中心主任陳剛研究員在論壇間隙接受新華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的高能物理科學家們,不僅專注于基礎研究,探索自然的奧秘,而且對人類社會發展也産生了巨大的影響。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在中國網際網路發展方面,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就已經做了一些開創性的工作。正如中國網際網路資訊中心的官方網站所記載的:1986年8月25日,北京時間11點11分24秒,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吳為民在北京710所的一台IBM-PC機上,通過衛星連結,遠端登錄到日內瓦CERN一台機器VXCRNA 王淑琴的賬戶上,向位於日內瓦的Steinberger發出了一封電子郵件。1986年8月以後,高能物理所的工作人員,已經從北京登錄到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電腦系統,不但從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傳輸數據到北京,並且,從北京,通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進入到世界各國,包括美國的網站。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高能物理學家們,就是為了便於實驗數據的交流而發明瞭WWW 網,從而改變了世界。中國的高能物理學家們,為了中國網際網路的早日誕生也做出了卓越的努力,值得我們銘記。

  20年彈指一揮間。中國網際網路已經從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成長為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未來20年對他來講更為關鍵。唯有把握好創新與秩序的關係,才能更好地實現網際網路的價值,體現網際網路真正的魅力。我們期待著。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