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網路跨境賭球急劇氾濫 每年抽金超萬億

2014-07-01 10:34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隨著世界盃“開戰”,網路跨境賭球正急劇氾濫。《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世界盃期間,參賭人數成幾何級暴增,境外非法賭球網站也成倍出現,甚至明目張膽招徠生意。

  記者從公安機關了解到,此類犯罪活動具有便捷、隱蔽等特點,組織者普遍採用“傳銷模式”高效運作,且呈現擴大化、低齡化、線上線下結合等新特點,“抽水機”般每年從我國內地抽走超過1萬億元資金,不僅極易滋生各種刑事犯罪,還嚴重威脅國家經濟利益和金融安全。

  玩法多樣下注簡單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到來,參賭者可通過Q Q、電子郵件、手機短信等隨時隨地下注。同時,網路賭球玩法多樣,除“勝平負”“比分”等一般玩法外,還有猜定位球數、第一個換人的球隊、第一張黃牌等十幾種玩法。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在搜索引擎輸入“賭球”、“博彩”等關鍵詞,即顯示出數十萬條網路賭球的相關資訊,其中大部分是境外的賭球網站。隨後,記者以賭客身份與一家名為“皇冠國際網”的客服人員取得聯繫。客服人員説,“皇冠國際網”的總部設在澳門,已經以現金網的形式穩定運作了八年之久,此前有近8000名會員,世界盃期間會員數量又大幅增長,“現在已經有好幾萬名會員了”。

  客服人員稱,只需先在網站上進行註冊,獲得賬號密碼後充入現金就可以投注。投注的過程非常簡單,只要點擊盤口,進入後點擊賠率,然後輸入投注金額,一次賭球就算完成了。每次下注金額最少100元,最高限額為500萬元。

  6月24日,記者在一家名為“永利高”的境外賭球網站看到,該網站對義大利隊和烏拉圭隊的“生死之戰”開出了多個盤口,以義大利隊讓0.5球為例,也就是説義大利隊打平或者輸球投注方就輸了,只有義大利隊凈勝烏拉圭隊1球以上,投注方才會贏。距比賽開始還有4個小時,網站上挂出的“下注英雄榜”顯示,該場比賽的投注資金總額已超過4000萬元。

  記者隨機暗訪多家境外賭球網站發現,網路跨境賭球下注簡單,通過Q Q、電子郵件、手機短信都可下注。

  此外,網路賭球的玩法很多,很符合賭徒的“暴富心理”。除“勝平負”“比分”等四種一般的玩法外,還有猜定位球數、第一個換人的球隊、第一張黃牌等十幾種玩法,其賠率遠高於合法的體育彩票,如果出現弱隊爆冷的情況,下注者甚至能得到幾十倍的返還,能輕易吸引很多人參與。

  重慶市九龍坡區的段先生曾經參與網路賭球,他現在常常在球迷群裏極力勸阻瘋狂參與賭球的球迷朋友。他説,參與網路賭球的人“十賭九輸”,經營賭球網站的“莊家”都有很強的資訊實力,他們往往雇傭境外賭場的精算師,算出最有利於博彩網站的概率,再以此為依據制定盤口。博彩網站還經常臨時撤銷盤口、變換賠率等,從大面上看,贏錢的永遠是莊家“我周圍不少身家上千萬的人參與賭球,在一夜之間傾家蕩産,妻離子散”。

  天津市公安局曾偵辦一個非法網路賭球案件,此案涉及人員數千名,一個月的賬面流水就有數十億元之多。相關負責人表示,據公安部門監測發現,網路賭球的現象一直存在,但世界盃期間尤其嚴重。

  “世界盃是賭球旺季,賭球網站一天掙得錢比以往十天甚至一個月的時間掙得都多。”上述負責人説,世界盃客觀上為網路跨境賭球提供了比賽和客源。

  “傳銷模式”組織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居民收入增加,一些境外賭球集團加大了對我國的滲透力度,網路賭球成為其“進軍”國內的主要渠道之一。近年來,全國各地警方曾破獲多起非法網路賭球案件,犯罪分子無一例外都是採用“傳銷模式”迅速發展會員。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公安部門了解到,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實體賭場,網路跨境賭球犯罪一般是以內外勾結的形式組織的:網路伺服器設在境外,通過招募各級代理,以類似于傳銷的模式在境內組織賭客參與賭博。近年來,此類犯罪呈現擴大化、低齡化、線上線下結合等新特點。

  曾參與偵辦多起賭球案件的重慶市公安局經偵大隊有關人員説,網路賭球網站的構成和發展與傳銷活動十分類似,內部由上到下一般可分為大股東、股東、總代理、代理和會員等層級,大股東一般在境外,股東、總代理、代理一般在境內,依靠代理制“發展下線”的方式短時間內迅速擴大會員隊伍。其中,會員是網路賭球賴以生存的“生命線”。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