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陸資赴臺  > 正文

兩岸服貿協議簽署 臺當局將加速鬆綁第4波陸資赴臺

2013-06-24 08:35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6月24日消息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道,兩岸服貿協議上周簽署,臺當局“經濟部”將加速第四波陸資檢討,趕在7月份呈報臺“行政院”核定;其中製造業決作重大鬆綁,改採負面表列管理,七大關鍵技術産業將取消“不具控制力”規範,改以持股比率限制,明定陸資參股須低於5成。 

  服貿協議完成簽署後,下一步兩岸經貿開放重點,即是第四波陸資赴臺。據悉,由於製造業已經開放204項、比率達96.7%,第四波陸資鬆綁,將著重在由正面表列改為負面表列管理。 

  製造業著重在限制比例及條件鬆綁,包括面板、金屬切削工具機、晶圓代工、半導體設備、封裝測試、太陽能電池與LED等七大關鍵性産業將有所突破,取消“不具控制力”限制。 

  官員説,這可增加半導體、面板兩岸策略聯盟誘因,但為了避免外界質疑,開放程度太大,造成産業衝擊,因此陸資持股限制不得高於5成限制,投資申請須經專案審查把關。原限制參股20%製造業項目比例都將調高。 

  官員説,拿掉主導許可權制,講白點,也就是彈性放鬆陸資參股比例,以臺積電為例,由於股份發行量非常大,只要單一股東持股逾1成,不僅是大股東,甚至可能擁有主導權。 

  服務業部分,配合兩岸服貿協議內容,依臺當局“主計總處”的行職業類別重新檢討修正服務業開放項目表。知情官員説,臺灣服貿協議對大陸開放64項中,有一半都是前三波已對陸資開放項目,這次真正新增或擴大開放項目只有約31-32項,開放比率不到10%,服務業現行已開放161項,比率51%,再加上這次服貿新增項目,開放比率不超過60%。 

  另外,臺當局“經建會”預計6月底提出自由經濟示範區行動方案,對於陸資投資待遇,確定會比照外資,“經濟部”將會配合處理,換言之,凡是陸資在示範區內,投資七大關鍵技術産業,將不會受到上述限制。 

  自去年下半年,“經濟部”就開始檢討第四波陸資,不過當時卡在服務貿易協議談判接近尾聲,“經濟部”有意等待談判結束,再加上“內閣”改組,因此四波陸資遲遲沒有進展。(台灣網 王文英)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