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陸資赴臺  > 正文

兩岸聚焦:陸資在臺第一家 書寫創業新傳奇

2013-05-30 09:52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大陸第一家赴臺投資企業新大陸科技集團日前透露,該集團在臺企業——臺灣新大陸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的業績大幅飆升,增長80%。“今年,臺灣新大陸股份有限公司的業績有望在現有基礎上再增長1倍。”新大陸科技集團總裁王晶對此非常樂觀。

  2009年6月,新大陸科技集團收購了荷蘭史利得控股公司在臺灣地區獨資的帝普科技有限公司的58%股份,同年7月,經商務部批復,新大陸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家赴臺投資企業。經過3年多的探索、磨合、融入,新大陸科技集團在臺經營風生水起。借助這一平臺,新大陸市場規模迅速擴大,産品遠銷海外。同時,經與臺灣智原科技等企業攜手,新大陸也完成了第二代具有主流二維碼和全部通用一維條碼功能的二維碼解碼晶片的量産,並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全面裝備新大陸各類物聯網資訊識別産品,推向市場。

  談及當初為什麼要投資臺灣,王晶説,不僅看中臺灣的市場,更看中臺灣在智慧財産權、技術研發以及國際化等方面的優勢。

  臺灣新大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第二年,新大陸科技集團研發10年的全球首顆二維碼解碼晶片技術也已日臻成熟。在晶片研發的同時,新大陸攜手臺灣著名的智慧財産權諮詢公司——臺灣世博科技集團,開展了智慧財産權專利的全球佈局,圍繞二維碼解碼晶片提出了120項專利申請,使得這一顆晶片不再懼怕任何侵權攻擊。在此基礎上,新大陸集中力量于核心技術即前端(FPGA)的設計和檢測,將流片的生産委託給臺灣聯華電子旗下智原科技,借助智原科技在産業化方面的長項,在很短的時間內即生産出全球首顆二維碼解碼晶片。臺灣聯華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宣明智深有感觸地説,全球首顆二維碼解碼晶片的誕生,是兩岸高科技合作成功的典範。

  回顧3年入島歷程,新大陸科技集團董事長胡鋼説,“新大陸當初赴臺投資的目標已完全實現。這些目標是:開發臺灣本土市場;通過臺灣輻射全球,走國際化路線;借助臺灣的商品化、工業化設計優勢,提高新大陸産品化及設計能力;通過合作取經,提高新大陸的産業配套能力。除此之外,新大陸赴臺投資,還有兩個額外收穫:一是引進了臺灣的智慧財産權管理先進理念;二是在人才方面,新大陸構建了引進人才的穩定渠道,不少臺灣人加盟企業。”

  自從2009年新大陸率先登臺以來,兩岸經貿合作的廣闊前景,吸引了眾多大陸企業和機構紛紛踏足寶島。僅福建省,截至去年,就有29家企業和機構到臺灣投資設點,涉及農業、交通、服務等多個行業和領域,協議投資額7958萬美元,約佔陸資赴臺投資總額的1/3,赴臺投資企業數和投資規模居大陸各省份前列。對此,王晶建議,後續赴臺企業和機構,應明確入島投資目的,明確自己想得到什麼?取長補短,有所為有所不為。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盲目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報記者 江寶章)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