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食品  > 正文

“吸血鬼飲料”是誤導營銷 營銷創意應堅守底線

2014-07-18 11: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吸血鬼”這樣的字眼聽起來,就讓人感到毛骨悚然。可是,現在“吸血鬼”竟然和飲料有了某種“關聯”,更是讓人不可思議。應該說,“吸血鬼飲料”之所以有一定的市場和消費者,是因為一些商家利用了某些人的獵奇心理。顯然,“吸血鬼飲料”的出現,對我們社會是很大的誤導。

  一方面,是很大的安全隱患。因為是三無產品,消費這樣的飲料,品質難以保障。再說,萬一發生食品安全事故,也給事故追責帶來很大的難度。另一方面,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影響。“吸血鬼”作為恐怖片中的舶來品,成為人們的日常飲品,對社會正常價值觀是一種扭曲。對于這樣的“越界”,我們應該有所警惕。

  當下,我國對于血液制品的管理,有著非常嚴格和復雜的程序,從血液制品的採集、運輸、保管和使用,都有具體的規定。顯然,“吸血鬼飲料”復制我國血液制品的外部包裝,是一種非常不嚴肅的行為,對社會產生了很大的消極影響。也許,有人要說,“吸血鬼飲料”只是在包裝上有一些“另類”,其所售產品並非和血液制品有關。對于這樣的“創意”營銷,我們社會是否應該多一些寬容呢?

  對此,筆者不能茍同。因為在筆者看來,再優秀的營銷創意,也應該堅守我們社會應有的底線。那種讓人們對血液制品產生誤導的創意營銷能算什麼樣的“創意”呢?這樣的“創意”,對我們社會有多少積極的幫助呢?

  所以,筆者在想,對于“吸血鬼飲料”,除了消費者要提高自我健康的保護意識,大膽說“不”之外,執法監管部門也要“亮劍”治理,給我們社會樹立有力的警示,讓這種超越底線的“另類”營銷沒有市場。(陶象龍)

[責任編輯: 王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