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香港特區政府本週將向立法會申請2億元(港幣,下同)撥款擴展食物銀行服務。貧富懸殊,吃得起128元餐蛋飯的大有人在,也有不少人吃不飽,三餐變兩餐。社會關愛不止于政府如何承擔,力量亦可來自四方。要人人吃得飽,是否可做更多?
港府2009年起開始撥款給五間非政府機構,推行食物銀行服務。截至今年5月底,已有逾12萬人受惠。港府本週五(21日)將向立法會申請動用已預留的2億元撥款,擴展服務,令該服務可以繼續運作至約2015年年底。
團體回收剩食 轉贈基層
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上週六(15日)在網志撰文指,經過四年時間,現時是適當的時候引入新的營運者和新構思,以及要加強服務和管理效率。
貧富懸殊加劇,食物價格升幅大,令市民叫苦不已,對基層更加百上加斤。今年初有報道指,部分營辦食物銀行機構去年接獲的求助個案,較前一年增加超過20%。有基層組織的調查亦顯示,食物開支約佔基層家庭收入三分之一。
港府向食物銀行服務增加撥款,令更多基層受惠,但正如張建宗在其網志中指,要構建關愛社會,除了政府的承擔,更需要社會不同界別在不同層面的參與。
食物可來自多方面,尤其在物質富裕的社會,剩食問題引起關注。食物與其被浪費掉,不如轉送予基層讓更多人可溫飽,另一邊也紓緩處理廚余壓力。
在英國的食物銀行,食物來源有三分之一來自超級市場。英國第二大超市Asda本月宣佈,每年向食物銀行捐出食物增加1,500噸,包括麵包、肉類、牛奶、蔬菜等。
英國現時有50萬窮人須依賴食物銀行,對食物需求趨增,超市此舉也是響應社會訴求。
香港超市每日産生大量剩餘食物,現時有部分超市與食物銀行合作,把仍可食用的食物轉贈,另外,也有民間慈善機構“惜食堂”,向飲食業(例如部分超市、快餐店)回收剩食,然後把食物翻熱,製成愛心飯盒,派予基層家庭等。
不過,與每日丟棄的食物相比,回收量並不高,有超市曾在食物上灑漂白水後丟棄,並解釋不捐出食物是擔心有人吃後出現健康問題而引起法律問題。
修法保障善舉 出事免罰
為社會出力是企業責任的表現,視乎企業意願,但當局也可助消除障礙,如美加等地,將食物捐贈納入“好撒馬利亞人法”的保障範圍,讓捐贈食物的業界可免除由此引起法律責任的憂慮。
港府除了推動商家捐贈食物,亦可負起民間機構與基層的橋梁角色。全球愈來愈多“待用商店”,讓顧客“代買”産品如咖啡、麵食等。“待用”概念在臺灣成為小區協助扶貧的新興模式,麵包店、牛肉麵、滷肉飯及便當小商戶等,也紛紛加入。
不過,商店零星散落在不同地區,有需要者未必容易知道各商戶位置,如何令食物有效率轉交予他們手上?臺灣縣市政府便擔起重要角色。
臺灣宜蘭縣政府上月設立提供待用商店數據的手機APP,讓有需要者知道可到哪用餐,也讓有心人得悉可到哪做慈善。
政府作橋梁 助商戶扶貧
香港上月發生黑雨警告停課一天,飯盒公司已準備一萬個學生飯盒,眼看要浪費掉,幸好有環保組織在網上發起“有飯派”,結果暖暖的白飯,都到了有需要的市民手上。
小區內不乏有心人,有時只欠缺了橋梁的角色。由政府擔起也好,由民間組織當中間人也好,只要有助集結社會各界的一分力,豈不是更好?
為基層提供食物援助的方法,外地有更多不同做法,如臺灣新北市政府今年與便利店合作,貧童到便利店登記,每日可獲最多80元台幣的早餐資助,既直接受惠,也可找出“隱形”的基層學童。
今年美國加州有八間圖書館,則設“暑假在圖書館吃午餐”計劃,為到圖書館的兒童提供免費午餐及識字活動,計劃希望加州低收入地區的圖書館也參與,為學童提供食物之餘,也吸引他們到圖書館,一舉兩得。
港府要擔起扶貧的牽頭角色,直接提供食物對基層可起實際幫助,政府以外,企業及小區若有心,也可幫到不少忙。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