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經濟大省“挑大梁”提信心

2023-11-06 13:35: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經濟大省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頂梁柱”。目前,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6個經濟大省“三季報”均已發佈。前三季度,經濟大省各項主要指標穩定增長,經濟運作呈現持續恢復態勢,發展質效穩步提升。

  專家表示,經濟大省勇挑大梁,經濟發展韌性和活力進一步顯現,發揮了穩經濟關鍵支撐作用。

  “大塊頭”有大擔當

  前三季度,廣東、江蘇分別實現地區生産總值96161.63億元和93180億元,山東、浙江分別為68125億元和59182億元,河南、四川分別為47785.44億元和43387億元,經濟總量分別佔據全國前六席。

  從經濟增速看,四川由一季度3.8%落後於全國,到上半年回升至5.5%追平全國,再到前三季度增長6.5%超過全國,呈現持續恢復、加快恢復的特點。浙江、山東分別同比增長6.3%和6.0%,江蘇同比增長5.8%。廣東、河南分別同比增長4.5%和3.8%,低於全國平均增速。

  今年前三季度,6個經濟大省的經濟總量合計約佔全國經濟的44.7%。“經濟大省在全國經濟大局中佔比較高,在穩定經濟增長中發揮著‘壓艙石’作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説。

  工業是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前三季度經濟大省工業經濟穩步回升。山東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3個實現增長,增長面為80.5%;江蘇40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0個增加值同比實現增長,增長面75%,其中13個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廣東規上工業增加值連續5個月回升,在産大類行業增長面61.5%,比上半年提高7.7個百分點;四川8月當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創近年來新高、增長22%。

  其他主要經濟指標也呈現向好勢頭,服務業穩定恢復,消費市場持續回暖,投資規模繼續擴大。例如,前三季度,浙江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山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2%。浙江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8.5%,其中項目投資增長13.6%,製造業投資增長16.8%,基礎設施投資增長6.8%;河南億元及以上項目完成投資增長11.7%,比上半年加快3.7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主要經濟大省三次産業和需求加快恢復回升,供需雙側的主要指標基本超過同期全國平均水準,起到了引領、支撐和推動全國經濟整體持續好轉的重要作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決策諮詢部形勢室主任郭麗岩表示,各省因地制宜、因類施策,配合黨中央大政方針,從供需雙側壓茬出臺了一系列務實舉措,擴內需、提信心、防風險政策不斷落細落實。

  為高品質發展“打樣”

  “不僅是數量的增長,經濟大省的發展品質也在提升,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新經濟發展優勢更明顯,對全國高品質發展發揮了積極引領作用。”婁飛鵬説。

  主要經濟大省高品質發展穩步推進,産業結構加快優化,新動能持續壯大。以江蘇省為例,前三季度,在光伏設備、鋰離子電池産業帶動下,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8%。新能源汽車産銷兩旺,帶動汽車製造業增長16.4%,拉動規上工業增長1.1個百分點。山東持續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前三季度高技術産業投資增長35.0%,增速比上半年提高7.3個百分點。

  浙江省統計局總統計師王美福表示,在三個“一號工程”持續推進過程中,浙江數字經濟相關産業發展較快,創新投入較多,企業家對未來經濟的發展信心也更足。前三季度,數字經濟核心産業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數字經濟核心産業投資增長52.1%;前8個月,規模以上工業研發費用相當於營業收入的比重為3.0%。這些都體現了經濟增長動能結構在升級。

  據郭麗岩觀察,今年以來,主要經濟大省主動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趨勢,加速推進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新動能持續積聚壯大,數字化資訊化賦能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成效明顯,智慧製造的新場景新空間新需求不斷涌現,高端製造業和高附加值産品呈現兩位數甚至三位數高增長,有力推動産業鏈創新鏈價值鏈向高端攀升。在提升我國新産業新産品全球影響力過程中,經濟大省也起到了關鍵作用。

  記者梳理髮現,在推動地方經濟高品質發展進程中,民營經濟貢獻突出。例如,前三季度,浙江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7.6%,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貢獻率為95.7%;山東民營企業實現進出口總值1.78萬億元,增長4.3%,佔進出口總值的73.8%;廣東民營企業進出口3.69萬億元,增長6.6%,拉動同期廣東整體進出口增長3.8個百分點。

  挖掘潛力多作貢獻

  當前,各地經濟運作穩步恢復向好,但恢復基礎還有待進一步鞏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仍需努力。近期,主要經濟大省紛紛召開會議部署經濟工作,衝刺四季度、打好收官戰。

  專家表示,從全國整體看,內需支撐明顯增強,新動能凸顯新優勢,供需迴圈、産銷互促明顯加快,重點行業景氣明顯回升,經營效益持續改善,有基礎有條件實現全年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實際增速有望在5%以上。在實現量的合理增長的同時,質的有效提升也將得到體現。

  推動全國經濟持續向好,經濟大省怎樣更好“挑大梁”?郭麗岩認為,經濟大省應當加速匯聚全國乃至全球中高端要素資源,推動更高附加值、更高科技含量、更高可靠性的行業加快發展,努力將超大規模市場潛力轉變成實際有效需求,為增強國內大迴圈內生動力和可靠性作出更大貢獻。同時,要用更多真招實招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在推進重點市場和區域市場一體化發展方面大膽嘗試,為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更多成功經驗。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