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後,多部門發聲

2023-11-03 08:4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11月2日電(記者 李金磊)中央金融工作會議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舉行。這是自2017年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後,時隔6年再次召開全國性的金融工作會議。

  在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召開之後,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監會等部門分別召開會議,傳達學習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措施。

  金融部門紛紛表態

  11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國家外匯局黨組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

  會議認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是我國處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全面總結了黨的十八大特別是2017年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以來我國金融理論創新和實踐發展成果,系統闡述了堅持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和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的本質特徵和主要內涵,科學分析了當前金融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對加強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全面加強金融監管、完善金融體制、優化金融服務、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推動金融高品質發展等作出全面部署,為我們做好新時代金融工作明確了方向。

  11月1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黨委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

  會議強調,必須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堅持把防控風險作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堅持在市場化法治化軌道上推進金融創新發展,堅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統籌金融開放和安全,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以金融高品質發展助力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11月1日,中國證監會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措施。

  證監會黨委深刻認識到,這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是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會議要求“緊緊圍繞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目標,增強金融報國情懷和政治擔當,扎紮實實辦好資本市場的事情”。

  未來有哪些具體措施?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要求,以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為目標,以推進金融高品質發展為主題,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金融隊伍的純潔性、專業性、戰鬥力為重要支撐,以全面加強監管、防範化解風險為重點。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局表示,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任務:一是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二是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三是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四是堅持深化金融改革。五是擴大金融高水準雙向開放。六是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具體措施提到“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功能,更好支援科技創新、民營小微、先進製造、綠色發展等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因城施策精準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更好支援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效滿足房地産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及時糾偏外匯市場順週期、單邊行為,防範人民幣匯率大起大落風險”,等等。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不斷開創新時代金融工作新局面。一是切實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全面領導。二是積極構建中國特色金融監管體系。三是堅決落實強監管嚴監管要求。四是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隱患。五是全力推動金融業高品質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六是持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指出,“堅決懲治重大違法違規行為。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加大稽查檢查力度,切實增強監管震懾力和權威性”“猛藥去疴治已病,抓早抓小治未病,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發揮專業優勢、加強指導協調、把握節奏策略,及時處置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

  證監會表示,要圍繞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動股票發行註冊制走深走實,加強基礎制度和機制建設,加大投資端改革力度,吸引更多的中長期資金,活躍資本市場,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

  “防控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證監會指出,要堅守監管主責主業,全面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著力提升監管有效性。要加強資本市場法治建設,健全防假打假制度機制,完善行政、民事、刑事立體追責體系,對財務造假、欺詐發行、操縱市場等違法行為重拳打擊,對履職盡責不到位的仲介機構嚴厲懲戒。要加強監管協同,嚴厲打擊“偽私募”“偽金交所”等非法金融活動,依法將各類證券活動全部納入監管,消除監管空白和盲區。(完)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