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多部門聯合施策 優化供給激發消費市場潛力

2022-11-03 09:04: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雙11”促銷季正在進行。多個平臺銷售數據顯示,高端家電、數位産品、“國潮”品牌等多個品類銷售呈現大幅增長,其中升級品類增速明顯。業界分析,優質的産品和服務已經成為激發消費市場活力的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優化供給成為擴內需促消費的重要發力點。記者注意到,近期,多個部門聯合部署,從供給端發力,加大優質産品和服務供給,推動消費市場潛力更好釋放。

  “雙11”火熱開啟

  升級需求成市場新增長點

  11月1日,蘇寧易購發佈報告顯示,“雙11”首輪爆發期,蘇寧易購線下門店綠色節能家電銷售環比增長126%,萬元以上高端家電銷售環比增長137%,其中國貨家電品牌銷售佔比超六成。

  10月31日晚,天貓“雙11”啟動售賣後,五大國産手機品牌銷售一秒鐘突破了1億元,消費者對家電3C的消費需求旺盛。

  京東平臺數據也顯示,“雙11”預售期間,家電産品尤其是升級品類迎來了爆髮式增長,洗烘套裝銷量同比增長近100%、低音破壁機同比增長超3倍。

  透過“雙11”數據可以看出,隨著消費品生産供給品質和水準持續提升,升級類産品成為消費市場重要的增長點。以智慧家電為例,工信部日前發佈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智慧家電市場規模達5000億元,洗碗機、掃地機等新品類家電發展迅速,新型耐用消費品加快進入尋常百姓家。

  潛在市場需求有望進一步釋放。全國家用電器工業資訊中心研究部部長宋敬學指出,根據測算,目前我國彩電、空調、冰箱(櫃)、洗衣機四大家電品類的保有量已經超過21億台。其中,大量使用超過1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家電仍在服役,市場升級空間巨大。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王青看來,伴隨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及市場供給不斷完善,居民消費進入了新一輪升級變革時期,多樣化、個性化、品質化消費需求持續增加。“要有效撬動這部分需求,除了促銷補貼政策,還需要更多優質産品供給。”王青説。

  供給端發力

  多部門加快部署

  記者注意到,近期以來多個部門紛紛部署,提供更多優質産品,不斷滿足消費者多層次、個性化、高品質消費需求。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在10月27日的發佈會上説,下一階段,將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多措並舉促進消費持續恢復,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工信部將加快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不斷提升消費品産品和服務供給能力,持續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夯實擴大內需戰略供給基礎。

  在優化供給過程中,數字化成為推動消費品産業升級的重要力量。

  此前,商務部、工信部等13部門發佈《關於促進綠色智慧家電消費的若干措施》,提出深入實施數字化助力消費品工業“三品”行動。鼓勵發展反向定制(C2M)、個性化設計、柔性化生産和智慧製造。

  更多領域的部署將持續推進。“我們將以産品創新引領消費升級。”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日前在發佈會上表示,將深化新一代資訊技術創新應用,圍繞健康、醫療、養老、育幼、家居等民生需求,以數字化研發設計促進産品迭代更新。大力發展“網際網路+消費品”,打通生産端和消費端數據鏈路,發展個性化定制和柔性生産,推動供需高效對接和精準交付,培育形成一批新品、精品、名品。

  此外,工信部將在服裝家紡、家電家居、食品醫藥等行業,加快建設品質追溯體系,強化智慧供應鏈管理,實現産業鏈協同發展。“我們正加快培育200家智慧製造示範工廠,利用現代資訊技術增強消費體驗,推動實現智慧升級。”何亞瓊説。

  提供更多優質産品

  持續激發消費潛力

  專家認為,在各方佈局下,我國消費市場潛力將加速釋放,多個領域有望開啟更大增長空間。

  “從消費發展總體趨勢看,服務消費和實物消費的更新迭代和提質升級是未來消費升級的重要增長方向。”中國電子資訊産業發展研究院消費品工業研究所副所長代曉霞對記者表示,智慧家電、個人護理、電子消費品、功能服飾等創新型産品及非剛需消費品將有較大增長空間。

  王青舉例稱,在“雙碳”目標驅動下,綠色家電、新能源汽車成為重要增長點。其中,2021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快速提高至13.4%,預計2025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預計將達到30%,市場規模達到1.8萬億元。

  下一步如何進一步提升消費品産品和服務供給能力,引領消費升級?代曉霞建議,一是圍繞政策規劃的重點任務,充分發揮數字經濟的變革效應,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推動提升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産品供給能力。二是增強消費品工業産業鏈供應鏈韌性,統籌推進“補短板”和“鍛長板”,加快推動關鍵技術協同攻關和産業化應用,提升供給的品質和效率。三是要推動優質品牌引領消費升級、數字工廠拓展消費場景、區域品牌打造名優好物,擴大中高端産品供給,積極營造促進消費的良好氛圍。

  王青建議,加快促進産業升級和有效增加高水準供給。聚焦居民消費提質升級的新需求,加快促進製造業向産業鏈中高端升級,以自主創新創造持續引領消費升級。

  王青説,“科技賦能消費的作用日益明顯,催生了新産品、新服務及新型消費方式,也將為我國消費增長持續注入新動能。”(記者 王文博 郭倩)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