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共同富裕是全民富裕,但不是沒有差別的同步富裕

2021-11-05 09:0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原標題:深刻把握共同富裕的科學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係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我們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向著這個目標更加積極有為地進行努力”。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共同富裕的一系列重要論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對中國共産黨人帶領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奮鬥目標的當代探索與實踐。站在新階段的歷史新起點,我們必須全面準確地理解和把握共同富裕的深刻內涵,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一)

  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貫穿馬克思主義始終的理論主題和奮鬥目標。《共産黨宣言》明確指出,無産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共産黨人“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産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同富裕是馬克思、恩格斯所設想的未來社會的重要特徵。

  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們黨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中國共産黨的百年奮鬥史,也是黨團結帶領人民為美好生活長期奮鬥、追求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史。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就提出了我國發展富強的目標,指出“這個富,是共同的富,這個強,是共同的強,大家都有份”。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多次強調共同富裕,指出“社會主義不是少數人富起來、大多數人窮,不是那個樣子。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在改革開放中,我們黨從實際出發,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通過先富帶動後富,激發各方面活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為實現共同富裕奠定雄厚物質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採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促進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我們正在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為人民謀幸福的著力點,不斷夯實黨長期執政基礎。

  (二)

  共同富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中國特色,共同富裕的內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共同富裕是“共同”與“富裕”的有機統一。共同富裕首先是富裕,這是前提,也是基礎。富裕是以一定的生産力發展為基礎,沒有生産力的高度發達,就沒有社會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和精神財富的不斷積累,就無法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的富裕,是大家都有份的富裕,是“一個也不能掉隊”的富裕。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少數人富裕、多數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只有共同的富裕才是社會主義。“共同”是全體人民對於財富的佔有方式,是相對於兩極分化而言的;“富裕”是全體人民對於財富的佔有程度,是相對於貧窮而言的。“共同”和“富裕”是有機統一的、不可分割的。

  共同富裕是共建共用的富裕。共同富裕需要全體人民辛勤勞動和團結互助,人人參與、人人盡力,共同擔負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責任。共用要建立在共建基礎上,沒有全體人民的辛勤勞動,也就無法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更沒有可供共用的成果。共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用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

  共同富裕是全民富裕、全面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而是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用改革發展成果,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共同富裕是全面的富裕,既包括物質上的生活富裕富足,也包括精神上的自信自強,還包括環境宜居宜業、社會和諧和睦、公共服務普及普惠等。

  共同富裕不是沒有差別的同步富裕。就每個勞動者來説,他們的智力、體力和技能不同,所獲得的收入也不一樣,不可能同步實現共同富裕。就每個地區來説,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條件和基礎不同,也不可能同步實現共同富裕。在推進共同富裕過程中,要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後富、幫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三)

  促進共同富裕,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具有全體性、全面性、參與性、發展性和階段性等特徵,我們要對共同富裕面臨的風險挑戰有充分的估計,也要對實現共同富裕的長期性、艱巨性、複雜性有充分的估計。

  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轉化為促進共同富裕的強大動力和堅強保障。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不能動搖,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能動搖,這是保證我國各族人民共用發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證,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堅持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保證。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做大做優“蛋糕”,始終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同時也要“分好蛋糕”,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係,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並提高精準性,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節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紮實邁進。要堅持高品質發展,以創新發展解決影響國民經濟發展的“卡脖子”問題,以協調發展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以綠色發展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良好格局,以開放發展提升共同富裕的水準,以共用發展提高共同富裕的品質,把推動高品質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補短板、兜底線,讓人民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是看得見、摸得著、真實可感的事實。

  總之,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項長期任務,也是一項現實工作。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們要在全面準確理解共同富裕深刻內涵的基礎上,不斷增進人民福祉,朝著正確方向不斷前行,一步一步、久久為功,在實踐探索中紮實推動共同富裕,從而更好繪就億萬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圖景。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 曹江秋】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