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人民日報整版觀察:加快數字化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

2021-11-05 09:06: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當今世界,資訊技術創新日新月異,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深入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數字生態建設,“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作出“營造良好數字生態”重要部署。如何營造良好數字生態,賦能高品質發展?如何加強網路安全保護?如何推動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本期觀察版圍繞營造良好數字生態中的重要問題進行闡述。

  ——編 者

營造良好數字生態(人民觀察)

莊榮文

  當今時代,以資訊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速推進,形成了以數字理念、數字發展、數字治理、數字安全、數字合作等為主要內容的數字生態,對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産生活和國際格局産生了廣泛影響,給社會生産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帶來深刻變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數字生態建設,“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作出“營造良好數字生態”的重要部署,明確了數字生態建設的目標要求、主攻方向、重點任務。著力營造開放、健康、安全的數字生態,是“十四五”時期加快建設網路強國和數字中國、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戰略任務。

  堅持思想引領,把握數字文明新機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人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給人類生産生活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國際社會迫切需要攜起手來,順應資訊化、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發展趨勢,抓住機遇,應對挑戰。”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深刻把握人類社會進入資訊時代、邁向數字文明的發展大勢,充分認識營造良好數字生態的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

  搶佔資訊時代發展先機的戰略任務。近年來,數字技術創新和迭代速度明顯加快,在提高社會生産力、優化資源配置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營造良好數字生態,有利於充分激發數字技術的創新活力、要素潛能、發展空間,引領和驅動經濟結構調整、産業發展升級、消費需求增長、治理格局優化,為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提供良好環境和有力支撐。特別要看到,世界主要國家均把資訊化作為國家戰略重點和優先發展方向,通過優化數字生態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發展。我們必須主動適應數字化變革的時代潮流,掌握網信事業發展的歷史主動,著力營造良好數字生態,打造數字優勢、贏得發展先機。

  構築人民美好數字生活的迫切要求。網信事業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國網民規模已超過10億,形成了全球最為龐大、生機勃勃的數字社會,數字生活成為人民群眾的重要生活方式。同時也要清醒看到,演算法濫用、平臺壟斷、大數據“殺熟”、個人資訊和數據洩露等問題突出,直接損害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我們要把營造良好數字生態作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舉措,優化數字環境,推動數字惠民,讓億萬人民在共用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快建設網路強國和數字中國的重要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路強國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國核心技術突破和産業佈局優化不斷提速,數字經濟作為經濟發展新引擎的作用日益凸顯,數據安全保護能力持續提升,數字生態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實踐證明,加強數字生態建設有力促進了各類要素在生産、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有機銜接,實現了對産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優化升級和融合融通,為建設網路強國和數字中國奠定了重要基礎。新征程上,我們要緊緊圍繞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進一步釋放數字創新活力,以良好數字生態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強勁動能。

  堅持創新賦能,激發數字經濟新活力

  數字經濟具有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是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引擎。深化數字技術創新應用、激發數字經濟發展活力,是營造良好數字生態的重要內容和關鍵領域。要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大力推動技術創新、産業創新、應用創新、服務創新,努力為數字經濟賦能、提質、增效,營造繁榮發展的數字生態。

  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立足高水準自立自強,牽住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更加注重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推動網信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基礎前沿技術加快突破。突出自主安全可控,優化核心技術産業佈局,培育互利共生、融合發展的良好産業生態,不斷增強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切實掌握技術自主權和發展主動權。

  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把握資訊基礎設施快速演進升級的重要契機,加強頂層設計和前瞻佈局,統籌推進通信網路基礎設施、算力基礎設施、融合與創新基礎設施等建設,聚焦5G、IPv6、衛星網際網路、物聯網、人工智慧平臺等重點領域,大力推進體系化建設、規模化部署、産業化應用,推動我國新一代資訊基礎設施朝著高速泛在、天地一體、雲網融合、智慧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方向加速演進。

  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大力推進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促進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製造業、服務業、農業的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升級。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加快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數字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産業集群。積極推進數字化和綠色化協同轉型,實現數字化進程中的綠色發展。

  堅持綜合施策,營造數字生態治理新環境

  加強數字生態建設,既要厚植創新創造的土壤,也要構建規範有序的環境。要始終把法治作為基礎性手段,堅持促進發展和監管規範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著力構建數字生態規則體系,全面提升數字生態治理能力,推動數字生態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

  構建清朗網路空間。加強網際網路內容建設,充分發揮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傳播優勢,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不斷壯大網上主流思想輿論,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加快建立健全網路綜合治理體系,統籌推進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網路生態亂象,壓實網站平臺資訊內容主體責任,建設行業自律機制,深入推進“清朗”“凈網”系列專項行動,持續凈化網路空間。大力加強網路文明建設,用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路文化滋養人心、滋養社會,營造文明辦網、文明用網、文明上網、文明興網的良好氛圍。

  推進數字惠民便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託數字政府和數字社會建設,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數字化、均等化、便捷化水準,推動社會治理精準化、高效化發展。加快推進數字鄉村、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持續提升教育、醫療、衛生、環境保護等重點民生領域數字化水準,豐富數字化生活場景和體驗,打造智慧共用、和睦共治的新型數字生活。

  提升數據治理效能。統籌數據開發利用、隱私保護和公共安全,加快完善數據治理體制機制,建立健全數據資源産權制度、交易規則和管理規範,確保數據要素安全有序流通。完善數據資源開放共用制度,推動政務數據、公共數據、企業數據、個人數據等全社會各類數據良性互動、融合應用,打破數據孤島,釋放數據紅利。有序推動培育數據交易市場,著力培育規範的交易平臺和市場主體,深度挖掘數據要素價值,充分釋放數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動能。

  規範網際網路平臺運營。構建與數字平臺特徵相適應的政策法規體系,完善促進企業有序發展和規範運營的監管機制,依法保障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堅持鼓勵技術創新與推動技術向善並重,完善適應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新應用的制度規則,依法規制演算法濫用等不正當競爭行為。防止平臺壟斷和資本無序擴張,加大執法力度,提升監管能力,確保平臺經濟公平競爭、有序發展。

  堅持防範風險,築牢數字安全新屏障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營造良好數字生態,要堅持安全和發展並重,深入實施網路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資訊保護法、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有效防範和化解網路安全和數據安全領域的風險挑戰,全面加強重要領域數據資源、重要網路和資訊系統以及個人資訊的安全保障。

  著力構建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建立健全數據安全管理、風險評估、檢測認證等機制,構建貫穿基礎網路、數據中心、雲平臺、數據、應用等一體協同安全保障體系。完善適用於大數據環境下的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加強對海量數據匯聚融合的風險防護,強化數據資源全生命週期安全防護。加強重點領域數據安全管理,完善重要數據目錄,強化政務數據安全。

  提升網路安全防護能力。防範應對數字新技術新應用安全風險,密切跟蹤發展動態,提升人工智慧、5G、區塊鏈、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等安全防護能力。加強網路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跨領域網路安全資訊共用和工作協同。壓實網路安全工作責任制,完善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保護體系,加大關鍵系統、設備、平臺等網路安全檢查力度,做到關口前移、防患未然。加強網路安全宣傳教育和人才培養,大力發展網路安全産業,加快形成多方參與、優勢互補、融合發展的網路安全良性生態。

  加大個人資訊保護力度。推動重點行業建立完善長效保護機制,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規範企業採集使用個人資訊行為。加強對生物特徵等敏感個人資訊的保護,深化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資訊治理,堅決打擊非法買賣個人資訊、侵犯公民隱私等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完善個人資訊安全事件舉報受理渠道,切實維護廣大網民合法權益。深入開展個人資訊安全防護知識技能宣傳普及,提升全社會網路安全和數據安全意識。

  堅持開放共用,構建數字生態合作新格局

  數字生態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徵,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是營造良好數字生態的重要內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時代,數字技術、數字經濟是世界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先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重點領域,我們要抓住先機、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共同擔起為人類謀進步的歷史責任,激發數字經濟活力,增強數字政府效能,優化數字社會環境,構建數字合作格局,築牢數字安全屏障,讓數字文明造福各國人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深化網路空間數字生態合作,加快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促進發展共同推進、安全共同維護、治理共同參與、成果共同分享。

  推動完善網路空間國際規則。堅持以聯合國為主渠道、以聯合國憲章為基本原則,推動研究制定更加平衡地反映各方利益關切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利益的網路空間國際規則。加強國家間數字生態領域政策協調,積極參與數據安全、數字貨幣、數字稅等國際規則和數字技術標準制定,推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網際網路基礎資源分配機制,實現網路空間資源共用、責任共擔、合作共治。

  打造數字生態合作平臺。積極搭建雙邊、區域和國際合作平臺,充分發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等主場平臺作用,創建良好的營商環境,深化數字貿易、數字技術、數字服務等各領域合作。加強優質文化産品的數字化生産和網路化傳播,推動各國、各地區、各民族網上文化交流互鑒。推進“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深入拓展“絲路電商”合作,持續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著力打造開放、互利、共贏的數字生態。

  共用數字化發展成果。加強同新興市場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廣大發展中國家在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經濟、網路安全、網路治理等方面的務實合作,打破資訊壁壘,消除數字鴻溝,讓更多發展中國家和人民共用網際網路帶來的發展機遇。積極探索數字技術在疫情防控、全球減貧、醫療教育等領域創新應用,推動數字科技協同創新,努力讓數字化發展成果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作者為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主任)

為網路安全保駕護航(大家手筆)

陳 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作,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把“加強網路安全保護”作為“營造良好數字生態”重要內容,凸顯了網路安全保護對營造開放、健康、安全數字生態的重大意義。面對數字産業的快速發展,加強網路安全管理、加快網路安全關鍵技術研發、提升網路安全防護能力,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從社會發展史看,人類社會經歷了農業革命、工業革命,正在經歷資訊革命。網路空間在給人類發展帶來巨大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課題和挑戰。隨著工業網際網路、能源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車聯網、物聯網等空天一體化的新型網路形態不斷涌現,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慧生活等應用技術不斷發展,網際網路正在全面融入日常生産生活,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此外,網路資訊技術提供了功能強大的研發工具和創新平臺,激發出前所未有的創新活力,極大促進經濟繁榮,不斷推動社會發展。同時也要看到,日新月異的網路資訊技術造成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數字鴻溝不斷拉大,給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帶來風險隱患,網際網路領域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日漸凸顯。網路安全已成為事關各國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重大問題,也成為能否營造良好數字生態的關鍵所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路安全和資訊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必須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統一實施。”1994年正式接入國際網際網路以來,我國始終高度重視網路安全,加強網信工作統籌協調和頂層設計,推進網路安全技術研發,不斷築牢國家網路安全屏障。當前,我國網路安全面臨著許多新的課題,涉及體系構建、設計、研製、開發、整合、交付、使用、服務等環節。面對新的安全風險,我們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風險評估、漏洞排查、漏洞修復、系統開發,防止受到攻擊和侵擾。同時,要樹立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意識,推動各國在預警防範、應急響應、技術創新、標準規範、資訊共用等方面加強合作,提高網路風險的防範和應對能力。

  加強網路安全保護和防禦,不僅要推進科技創新、掌握關鍵技術、築牢安全屏障,還要在人才隊伍建設上下功夫。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路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經濟全球化對創新資源配置産生越來越大的影響,人才、資本、技術、資訊等創新要素在全球流動的速度、範圍和規模都是空前的,技術轉移和産業重組不斷加快。加強網路安全保護和防禦,沒有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沒有人才創造力迸發、活力涌流,是難以成功的。網路安全人才既要有紮實的理論功底,更要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要有寬廣的國際視野。為此,必須加強網路安全人才培養,特別是培養造就適應新時代需要的複合型網路安全人才。

  面向未來,加強網路安全依然任重道遠。我們既要看到我國在網路安全風險報告、資訊共用、研判處置、系統維護等方面已經取得的重大進展,也要繼續做好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首先,實現全過程管理與治理。加快規劃實施網路安全保護和防禦,把網路安全納入數據資訊系統,以實現全週期管理,提升相關管理工作的預見性和戰略性。其次,建立健全相關制度。例如,不斷完善網路風險管理框架,提高項目管理的適應性和指導性。根據網路系統的實際情況劃定風險類別,進一步規範關鍵系統的安全評估程式。再次,加強重要領域數據資源、重要網路系統的安全保障。完善網路系統和數據安全的管理機制,以適應不斷增強的安全保障要求。加快前沿技術研究與開發,例如預警系統、態勢感知、應用系統網路測試等;定期檢測、評估安全漏洞,及時彌補漏洞;定期審查供應鏈安全風險,及時化解風險;等等。

  (作者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建設安全、穩定、繁榮的網路空間

推動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勢所必然)

劉武根

  網路空間是人類共同的活動空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國應該共同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推動網路空間互聯互通、共用共治,為開創人類發展更加美好的未來助力。”一個安全、穩定、繁榮的網路空間,對一國乃至世界和平與發展越來越具有重大意義。“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推動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積極推動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不僅是實現全球網際網路健康、安全、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營造開放、健康、安全數字生態的題中應有之義。

  推動建立全球網際網路治理體系。蓬勃發展的網際網路給人類創造了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的增長動能和發展機遇,但網際網路領域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日益凸顯,推動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全球網際網路治理體系日益成為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際網路空間治理應該堅持多邊參與、多方參與,發揮政府、國際組織、網際網路企業、技術社群、民間機構、公民個人等各種主體作用。”推動建立全球網際網路治理體系,需明晰主體角色、制定統一規則、形成相應機制。要以聯合國為主渠道、以聯合國憲章為基本原則,制定數字和網路空間國際規則,使全球網際網路治理體系更加公正合理,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數國家意願和利益,確保全球網際網路治理在聯合國框架範圍內進行。堅持相互信任尊重和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的原則,維護網路主權和網路空間平等的發展權、參與權、治理權,完善網路空間對話協商機制,推動形成多邊、民主、透明的全球網際網路治理體系。發揮好其他國際組織、網際網路企業、技術社群、民間機構、公民個人等在全球網際網路治理中的作用。

  共用數字時代紅利。當前,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資訊技術推動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世界經濟加速向數字化轉型。數字經濟發展為共用數字時代紅利提供了可能,但全球數字鴻溝也因數字經濟發展不平衡而不斷拉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更多國家和人民搭乘資訊時代的快車、共用網際網路發展成果。”共用數字時代紅利,既需補齊短板,消弭數字鴻溝;又需強化規制,做大數字經濟蛋糕。要加強頂層設計,採取更加積極、包容、協調、普惠的政策,加快全球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多措並舉、多管齊下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設備、服務等數字援助,全面提高全球網際網路的滲透率和普及率,不斷提升不同群體獲取、處理、創造數字資源的數字能力。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數字市場和發展環境,建立多邊、透明、包容的數字領域國際貿易規則,制定完善數據安全、數字貨幣、數字稅等國際規則和數字技術標準,讓各國共乘數字經濟發展的快車,為共用數字時代紅利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攜手應對網路安全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路安全是全球性挑戰,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獨善其身,維護網路安全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攜手應對網路安全問題,需要充分發揮聯合國的主渠道作用和其他各類行為主體的積極作用,推動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網路空間國際規則,制定網路空間國際反恐公約,健全打擊網路犯罪司法協助機制;需要各國堅持相互尊重、互信共治的基本原則,踐行開放合作的網路安全理念,堅持安全與發展並重,深化預警防範、資訊共用、應急響應等交流合作,共同遏制網路資訊技術濫用,共同反對網路監聽、網路攻擊、網路空間軍備競賽,共同維護網路空間和平安全。同時,發揮好網際網路在推動世界優秀文化交流互鑒中的獨特優勢,使網際網路成為增強各國人民心靈溝通、推動世界網路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平臺和精神家園,為共治全球網路安全問題、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提供豐厚文化滋養。

  (作者為中國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1年11月05日 09 版)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