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這個國慶黃金周 川西線旅遊為啥這麼火?

2021-10-09 08:20:00
來源:成都商報
字號

  這個國慶黃金周 川西線旅遊為啥這麼火?

  “就地遊”大火

  “今年國慶7天假期可以説是客流爆棚,尤其是10月1日、2日、3日的客流遠超歷史記錄。”甘孜州文廣旅局局長劉洪感嘆道。

  疫情防控期間,省內“就地遊”、周邊“微度假”成為出遊首選。來自四川省文旅廳的數據顯示:國慶7天假期,全省共接待遊客6782.2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09.04億元,基本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準。

  川西成“爆款”

  不少網友調侃“國慶期間,半個朋友圈都在川西耍”。全域恢復開放的九寨溝連續3天提前售罄門票,接待遊客數量和門票收入分別較2019年同期增長375.46%和350.80%。在大數據平臺上,阿壩、甘孜民宿預訂量和增幅均位列全國前五。

  後勁何在?

  然而,客流持續火爆隨之也帶來了交通擁堵、景點人山人海、酒店漲價等等槽點。全新的國內出遊方式下,“家門口”的出遊目的地正在被深度挖掘,未來其又該如何保持熱度,持續吸引遊客?

  川西線旅遊有多熱?

  有人在路上堵一天,有人直接掉頭回家

  “我是3號一早出發,本以為避過了出行高峰,沒想到從雅安就開始堵車,好不容易堵進來了,卻發現酒店爆滿,幾乎找不到可以入住的酒店。”回憶起國慶黃金周前往甘孜州出遊的情形,成都市民周岩説,不得已之下他帶著家人在出遊第二天就選擇掉頭回家。

  同樣選擇前往川西線旅遊的還有劉梅。“10月2日從雅安往康定一路,車流量巨大,到了康定收費站進城方向更是擁堵得厲害。”劉梅告訴記者,平常一個多小時就能到的車程,當天走了四個小時還沒到目的地,“朋友圈裏還有人從康定到丹巴,早上6點出發,晚上11點才到。”

  除了甘孜州的旅遊線火爆外,在國慶節前宣佈全域恢復開放的九寨溝也是“人氣”爆棚。10月4日早晨7時許,藏族小夥扎西經營的“西部卓瑪藏家樂”門前的公路已經排起汽車長龍,這是通往九寨溝景區的必經之路,“得知九寨溝景區全域恢復開放,大批遊客蜂擁而至,今年國慶假期在我們店裏吃飯、住宿的遊客,大多是四川口音。”扎西説。

  數據更有説服力。國慶期間,九寨溝景區連續3天提前售罄門票,共接待遊客16.52萬人次,門票收入達2243.84萬元,較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375.46%和350.80%。據大數據顯示,今年國慶黃金週期間,四川接待省外遊客排名前五位的5A級景區中,稻城亞丁、海螺溝和九寨溝佔據了三席。

  而根據去哪兒數據顯示,國慶假期民宿預訂熱門城市Top10中,四川有三地上榜,其中阿壩民宿預訂量和增幅均領跑全國,預訂量增幅達438%,甘孜州熱度也在全國第四位,預訂量增幅113%。

  “10月1-7日,全州共接待遊客237.35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26.11億元,可以説是創了國慶黃金周旅遊接待歷史新高。”劉洪介紹,尤其是國慶前三天比2020年同期分別增長70%、29%、39%,各主要旅遊景區遊人如織,呈現出一派歡樂火爆場面。

  擁堵、客滿、房貴……

  人流、車流帶來強勁消費,也帶來這些新槽點!

  在旅遊近程化的大趨勢下,到就近的川西秘境轉一轉成為不少川內遊客的選擇。除了全新亮相的九寨溝外,受到“丁真效應”的強勢帶動,理塘縣所屬的甘孜州也佔據了“十一”旅行目的地熱搜榜首,在預訂平臺的搜索佔比較五一進一步擴大了2.5倍。

  人流、車流帶來了強勁的消費力,但也隨之産生了不少槽點。比如交通擁堵,10月2—3日前往甘孜州的遊客及車輛急劇增加,特別是雅康高速車輛通行壓力激增,高速交警不得不發佈了“請勿再前往康定、瀘定”的提醒。再比如,稻城亞丁景區由於大量遊客集中出景區,大巴車運力不足導致遊客滯留景區未能及時運輸下山現象。

  而最被網友集中吐槽的則是住宿。來自綿陽的梁女士一行在抵達九寨溝後卻被告知酒店“已滿房”,此後兩天就在不斷找酒店中度過。

  “平常700元左右一晚的酒店漲到了3000元一晚,就連民宿也要2000元左右一晚。”在抵達康定後,周岩看著預訂平臺上價格漲了不止一倍的酒店糾結“要不要花2000元住一個很普通的民宿?”

  記者了解到,在今年國慶黃金週期間,阿壩、甘孜等出遊熱度居高不下區域的酒店、民宿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價格上漲,普遍漲幅在2倍以上。

  專家觀點

  省內“就地遊”成新趨勢,

  旅遊産品本地化亟待創新

  “大量遊客蜂擁而至,隨之而來的交通瓶頸制約凸顯,遊客反映國慶住宿房價太高的問題也確實存在。”劉洪坦言,雖然在節前也通過種種措施對住宿價格進行了調控,但酒店、民宿價格還是受到了市場波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我們正在進行分析、研判,看看甘孜州旅遊的硬體和軟體還存在哪些短板,下一步怎麼幹才能滿足遊客需求。”劉洪將這個國慶黃金周稱之為一次“體檢”。在他看來,隨著人們出遊方式和觀念的轉變,高端定制化、私人化的趨勢十分顯著,“我們要在保護好生態的前提下,找一條適合甘孜州山地旅遊的新路子。”

  “疫情背景下,旅遊市場的韌性明顯增強。”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程超功認為,本地化的周邊遊需求的強勁復蘇態勢明顯,但是,以往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重心一直放在如何吸引外來遊客上,對於本地居民的休閒度假需求考慮較少,以至於一些熱門出遊區域周邊的精品民宿、度假區等每逢週末就“一房難求”,需求缺口很大。

  如何將巨大的需求缺口轉化為消費活力?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璐表示,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民眾假期出遊的新趨勢,對地方旅遊産業創新轉型發展提出新考驗。“特別在本地遊客對當地景點相對熟悉的情況下,需進一步創新挖掘、開發具備多元屬性的旅遊産品,盡可能為本地及周邊遊客帶來‘常去常新’的體驗。”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李彥琴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