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21年國慶檔票房43.87億 《長津湖》成紀錄“收割機”

2021-10-08 08:35:00
來源:中新經緯
字號

  中新經緯10月8日電 (張猛)2021年國慶檔(10月1日-10月7日)落下帷幕,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10月7日24時,2021年國慶檔票房43.87億元,超9300萬人次觀影。

  連續6日單日票房破6億創紀錄

  牛年國慶檔,《長津湖》《我和我的父輩》《皮皮魯與魯西西之罐頭小人》《大耳朵圖圖之霸王龍在行動》《五個撲水的少年》《老鷹抓小雞》《拯救甜甜圈:時空大營救》《探探貓人魚公主》8部影片扎堆上映,涵蓋戰爭、劇情、喜劇、動畫等題材。

  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2018—2020年,中國內地國慶檔電影票房分別為19.08億、44.66億、39.67億。截至10月7日24時,2021年國慶檔票房43.87億,僅次於2019年國慶檔票房成績。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慶檔的前6日(10月1日—10月6日),首次出現單日票房連續6日超6億票房成績。

  藝恩解決方案中心副總經理付亞龍接受中新經緯記者採訪時指出,從電影市場大盤看,今年國慶檔票房基本算是恢復到疫情前水準。且連續六天單日票房都保持在6億元以上,創造了紀錄。藝恩監測數據顯示,從觀眾觀影情緒上看,今年國慶檔滿意度89.1分,是歷史同檔期最高分,也是歷史調查檔期中滿意度最高(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聯合藝恩數據調研)。不管從票房還是氛圍,都證明了中國電影市場的基本盤面和強勁性。

  付亞龍還稱,今年國慶檔馬太效應過於顯著,中腰部影片的缺乏問題比較顯著,制約我國電影市場的主要還是內容層面,電影産業的上游和內容創作供給問題要花大力氣解決。另外一點,今年國慶檔觀影人次比去年還低,更不如疫情前的2019年,儘管有《長津湖》時長的影響因素,也一定程度上説明,觀影人次的提升和適當的票價調控也是未來要注意的問題,特別是觀眾規模和觀影頻次等消費習慣的培育引導,是電影市場最主要的支撐點。

  《長津湖》實現口碑票房雙豐收

  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國慶假期7天,《長津湖》票房超32.05億(上映以來累計票房34.1億),成國慶檔票房冠軍。《我和我的父輩》票房超9.65億(上映以來累計票房10.56億)、《皮皮魯與魯西西之罐頭小人》票房超4195萬(上映以來累計票房4535萬),分列國慶檔票房二、三名。

  來源:燈塔專業版APP、貓眼專業版APP

  《長津湖》成今年國慶檔爆款,單部影片貢獻超七成的國慶檔票房。除了票房大賣,《長津湖》在燈塔專業版APP、貓眼專業版APP評分均為9.5分。

  此外,燈塔專業版APP顯示,截至10月7日24時,《長津湖》打破中國影史國慶檔影片累計票房、中國影史國慶檔影片人次等24項紀錄。

  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長津湖》總出品人于冬對中新經緯記者表示,此次《長津湖》得到觀眾和市場的多方肯定,既離不開中國電影工業的快速發展、行業內各方力量的精誠合作,更源於“抗美援朝”精神強大的感召力。中國電影人必須打造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電影作品,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上的“雙豐收”。

  于冬相信,在政策、市場、創作者的共同推動下,中國電影市場將出現更多優質的主旋律作品,在世界電影市場後疫情時代的變革期,更多優秀的中國電影也會輸出到全球市場。

  在付亞龍看來,《長津湖》從影片本身來看演員卡司、敘事、製作等完成度相當高,且其故事題材和主旋律標簽十分應景國慶檔,電影故事背景和情緒表達也貼合當前觀眾需求。此外,前期的宣發策略和節奏也成功鋪墊了觀眾的觀影轉化。(中新經緯APP)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