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多部門權威發聲 加碼數字中國建設

2021-04-26 08:49: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25日在福州開幕。《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峰會上獲悉,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延續蓬勃發展態勢,規模達到39.2萬億元;廣東、江蘇、山東等13省市數字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國家發改委、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務院國資委等相關負責人齊發聲,圍繞加快數字中國建設、發展數字經濟釋放了密集利好,包括建立健全數據要素市場機制,培育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的骨幹龍頭企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産業集群等。此外,大數據、軟體、資訊通信等産業“十四五”專項規劃等多項支援政策將加速出臺。

  政策利好集中釋放

  峰會期間中國信通院發佈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1年)》顯示,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9.2萬億元,佔GDP比重為38.6%;數字經濟增速達到GDP增速3倍以上。地方上,已有廣東、江蘇、山東、浙江、上海等13個省市數字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北京、上海數字經濟GDP佔比超過50%。

  圍繞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實現更高品質發展,更多支援政策蓄勢待發。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王志軍表示,下一步將推動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建立健全數據要素市場機制,提升數據管理和開發利用水準。推動數字産業做大做強,加快5G網路規模化部署,推廣升級千兆光纖網路,培育壯大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經濟重點産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産業集群。同時推動構建良好的數字生態,做好大數據、軟體、資訊通信等産業“十四五”專項規劃的編制,加強政策協同與配套等。

  國家發改委黨組成員、秘書長趙辰昕表示,下一步將完善頂層設計,統籌規劃新型基礎設施,引導社會多元主體積極參與,系統佈局國家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建設。強化制度保障,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正在研究起草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的政策文件,將釋放數據要素的價值,以數據流引領技術流、人才流、資金流,推動資源高效配置。同時堅持發展規範並重,不斷健全完善規則制度,規範發展秩序,優化監管框架,為産業創新發展與良性競爭提供更好的保障等。

  圍繞加快發展數字産業,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表示,將加大戰略性新興産業佈局力度,聚焦雲計算、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等重點領域,加快培育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的骨幹龍頭企業,促進形成各類所有制企業、大中小企業協調發展的數字産業生態,著力促進現代經濟體系建設。

  數字政府建設全面提速

  作為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政府建設與發展取得積極進展。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副主任楊小偉在當天召開的數字政府分論壇上透露,當前我國政務數據共用開放取得積極進展,目前有21個省(區、市)和122個地市建立了開放平臺,開放數據集超過9.8萬個。線上服務能力持續提升,200個便民服務實現“跨省通辦”,線上服務水準進入全球領先行列。

  楊小偉表示,下一步將加快建立權威高效的數據共用協調機制,以跨部門高頻服務事項為突破口,加大推進數據共用工作力度。加快完善資訊基礎設施,持續深化“一網通辦”,推動公共服務向省市縣鄉村覆蓋,特別是要針對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需要,加快資訊服務無障礙改造,縮小數字鴻溝。同時加快網路和數據安全法規制度建設,完善網路數據安全管理相關法律政策,切實防範個人資訊和重要數據安全風險。通過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大力推廣安全可控的技術産品和應用服務,為國家電子政務健康發展、安全發展提供支撐。

  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主任盧向東表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各地區、各部門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在形成有效推進機制、積累數據治理實踐、構建數據平臺體系、豐富數據利用場景、利用大數據支撐疫情防控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建設提供了支撐,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建設具備了基本條件。

  盧向東表示,構建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在數字政府建設中處於關鍵地位、發揮重要作用,有助於推動政務數據等各領域數據間的多源匯聚、深度融合、有效共用和有序開放,有助於進一步發揮數據作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的作用,助力政務數據全流程、一體化的安全制度體系、管理體系和技術防護體系的構建。下一步,需從政務數據統籌協調體系、共用服務體系、標準規範體系、政務數據資源體系、供需對接體系、安全保障體系等六個“一體化”體系發力,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為開創我國數字政府建設新局面,進一步賦能數字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國企數字化轉型錨定方向

  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骨幹和中堅力量,近年來國有企業尤其是中央企業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近60家中央企業專門設立數字産業公司,5G通訊網路、大數據中心等。

  在當天的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論壇上,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翁傑明表示,國資委和國有企業將更加堅定、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堅持整體推進,實施專項行動計劃,培育一批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領軍企業,發展壯大數字産業。同時,堅持重點突破,打造試點示範標桿,聚焦智慧能源、智慧交通和智慧建造等領域,培育一批綜合性強、帶動面廣的應用場景。此外,堅持生態賦能,共建協同創新平臺,充分釋放數字化轉型新動能,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目前眾多企業已經明確數字化轉型路線圖。其中,中國電子堅持安全為先、全面上雲、移動融入三大需求,聚焦合作共建、應用重構、中臺賦能,在數字化轉型中支撐核心主業發展、提升戰略管控效率、凝聚創新發展文化。航空工業提出再造一個“數字航空”工業。中國電建“十四五”期間將全面構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發展生態,全力打造“工程建設命運共同體”。

  對於推進數字化轉型工作,中央網信辦副主任盛榮華建議,激活數據要素潛能,要進一步釋放數字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推動數據賦能全産業鏈協同轉型。同時,築牢網路安全屏障,加強網路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強化關鍵資訊基礎設施防護,切實保障數據安全。此外,共建良好産業生態,國有企業應發揮引領示範和輻射帶動作用,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格局,推動我國經濟數字化轉型和高品質發展。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