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規模達6100億元 五方面著手進一步發揮投資關鍵作用

2021-03-10 09:33:00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3月8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佈會,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有關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在發佈會上表示,去年,我國成為全球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投資功不可沒。今年要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還需要進一步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加大補短板力度,拓展投資空間,增強投資增長後勁,合理擴大有效投資。

  從五方面著手

  擴大合理投資

  就今年在擴大合理投資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寧吉喆表示,主要從五方面著手。第一,發揮政府投資引導帶動作用;第二,加大投資補短板、調結構的力度;第三,加快推進“兩新一重”建設;第四,促進民間投資更好發展;第五,加強項目儲備和資金要素保障。

  具體來看,2021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規模為6100億元,比上年增長100億元,同時,今年將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65萬億元,規模總體穩定,精準用於交通、能源、農林水利、生態環保、社會事業、物流、市政和産業園區基礎設施等領域有一定收益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推動有效投資。

  在新型基礎設施方面,今年將出臺“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拓展5G應用,加快工業網際網路、數據中心等建設。在新型城鎮化方面,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在重大工程方面,及時推進川藏鐵路、西寧至成都鐵路、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等交通水利重大項目。

  財政部專家庫專家、360政企安全集團投資總監唐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基於“十三五”時期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的發展模式來看,首先,“十四五”階段,各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資訊化升級必然是快速進行,而這一切都需要新基建項目予以支撐。其次,隨著資訊交互效率的提升和智慧手機的普及,大數據服務、物聯網、數據資源共用、網路安全等産業的發展已然具備了較好的數據基礎,加上神經網路模型領域在近年來取得了諸多突破,使得“行業+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的産業發展模式已經進入了“質變”的重要階段,各地區、各類産業項目的發展迫切需要新基建項目予以協同。故而,在“十四五”首年出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將能夠使各方都更為明晰下一階段新基建項目的建設任務,令飛速發展的新基建能有更為明確的中心。

  值得關注的是,3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出爐,其中提出要拓展投資空間。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保持投資合理增長。

  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後汪惠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基建領域涵蓋了第六次技術革命浪潮中的主要新興産業,並且具有産業鏈涉及範圍廣、産業間的協同效應強、對傳統産業有滲透效應等特徵,對投資和消費的拉動作用巨大,是“十四五”時期實現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從目前北上廣深等地公佈的新基建建設行動方案來看,各地結合當地的産業發展基礎、産業支撐能力、區域承接能力和創新發展能力,積極發掘新基建各個領域的發展潛力,圍繞5G、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等建設,積極打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造名城”。隨著“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的出臺以及各個項目建設的落地,新基建勢能爆發,將為經濟發展、工業轉型、民生建設等方方面面帶來新動能。

  三個“進一步”

  促進民間投資

  在促進民間投資方面,寧吉喆同時指出,今年要採取三個“進一步”的措施:一是進一步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繼續放開民營企業市場準入,支援民營企業創新發展,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兩新一重”及補短板項目建設。二是進一步增強民間投資能力,引導銀行加大對民營企業信貸支援,落實中小微企業降成本政策。三是進一步創新民間投資方式,規範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穩妥開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産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盤活基礎設施存量資産。

  根據全國PPP項目資訊監測服務平臺數據,截至目前,各地已錄入全國PPP項目資訊監測服務平臺項目7512個。從民營企業參與情況來看,已簽約項目中,民營企業單獨中標項目846個,聯合體中民營企業控股項目880個。

  汪惠青則表示,通過政策“組合拳”,進一步放開民間投資領域,能夠使投資主體和融資方式更為多元化,充分發揮市場這只無形之手的調節作用,在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的同時,有效降低地方政府的債務壓力和風險。PPP作為政府與社會資本深入合作的特有模式,具有平衡各投資方的風險和收益的優勢,在吸引優質社會資源參與“兩重一新”領域建設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唐川表示,民間投資的合理釋放對於“十四五”時期而言,意義重大。民營企業是我國現階段市場經濟的有力參與者,民營企業的投資方嚮往往代表著全球價值鏈最先進的理念,故而鼓勵民間投資,並給予民企更為自由的市場空間,將更有助於我國市場經濟結構的優化和方向探索。同時,從高效、高品質提供公共服務的角度來看,新型城鎮化過程需要更多有項目運作經驗、技術的民營企業共同參與。但從民營資本的角度來看,因為自有資金相對匱乏,本身受國家直接性的資金支援又比較少,故而需要有更為全面的政策支援和更為安全的模式來保障自身的投資收益。目前,國家已對民營企業在市場準入、資質放寬、金融支援等諸多方面進行了政策的傾斜,這為下一階段擴大民間投資規模做好了一定的準備。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投資方面,建議管理層還可進一步強化PPP模式的應用。(蘇詩鈺)

  [ 責編:張慕琛]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