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優秀的她們,值得更多尊重和掌聲

2021-03-09 08:57: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這是全國人大代表走向會場。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現在是2021年,我想問你幾個問題:

  你注意到過,身邊的女性身影,她們每天都在為哪些事情而奔波忙碌?你和她們是什麼關係?她們給你的印像是怎樣的?相信這些答案匯總起來,是豐富多彩的。

  如果時間回到2001年、1981年、1941年、1921年……同樣是這些問題,人們的答案又會是怎樣的呢?

  在中國,她們用了100年走到今天

  每年三月,正值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在媒體的鏡頭之下,女性代表委員的面孔隨處可見,她們的履職盡責、以及所帶來的建議提案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然而,時間拉到100年前,這種景像是難以想像的。當時,中國婦女還被壓在社會的最底層,飽受壓迫和摧殘。中國共産黨誕生後,便將實現婦女解放和男女平等作為奮鬥目標之一。在後來共産黨領導的根據地,革命政權頒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法令,保障婦女權利。

  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69名婦女出席了會議,佔全體代表10.4%。她們與男代表一起共商國是。宋慶齡在這次會議上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會議通過的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共同綱領》宣佈,婦女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均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權利。同年,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宣佈正式成立。

  在20世紀50年代,出現了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婦女參政高峰。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女代表佔比達11.9%。1959年,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女代表比例達到12.3%。與此同時,在1953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選舉法》和195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均明確規定,婦女享有與男子同等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強調國家應注意培養和選拔女幹部。

  到2018年時,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已有女代表742名,佔代表總數的24.9%;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中有女委員440人,佔委員總數的20.4%。全國人大女代表和政協女委員佔比均達歷史最高水準。

  知識改變命運,她們不設上限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國人整體受教育水準很低,當時能上學的女性更是極少數。1931——1945年間,女性文盲比例超過90%。這種局面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得到極大的改觀。

  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九年制義務教育逐漸在全國普及,中國女性受教育程度也大幅提高。高校在校女生佔學生總數的比例從1980年的23.6%上升到1995年的35.4%,到2004年這個比例已經上升到45.7%,女碩士和女博士的比例分別達到44.2%和31.4%。

  近年來,中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整體已進入世界中上水準。2018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中女研究生人數為135.6萬人,佔全部研究生的49.6%;普通本專科女生1487.4萬人,佔比52.5%;成人本專科女生350.9萬人,佔比59.4%。

  所謂知識改變命運,中國女性的就業狀況也在不斷改善。

  3月4日,閆佳欣(右二)在工廠車間內和女性村民們一起製作手工藝品。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2013年女性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達到661萬人,佔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的44.1%,比2000年提高了9個百分點。中國女企業家群體不斷壯大,女企業家約佔企業家總數的四分之一。網際網路領域創業者中女性佔55%。

  2018年,全國女性就業人員佔全社會就業人員的比重為43.7%,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超過“保持在40%以上”的《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目標。

  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20胡潤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顯示,中國誕生了全球61%(61位)的白手起家十億美金女企業家。其中,翰森制藥59歲的鐘慧娟以1060億元財富躍居全球白手起家女首富。而前十中僅1位不是來自中國。

  放眼全球,她們不輸任何人

  中國一直以來被稱為人口大國,整體勞動力優勢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中國女性貢獻的,從兩個數據可以看出。

  中國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多年來都是全世界最高的。勞動參與率,是參加工作的人佔全體人口的百分比。據世界勞工組織估計,2016年中國女性的勞動參與率超過63%,儘管這個數據在近年來持續下滑,可依然穩居世界第一,甚至比義大利(58%)、希臘(60%)等國家的男性勞動參與率還高,而世界平均水準還不足50%。

  王瀟在進行攀登訓練(3月4日攝)。“女民警不只我一人,在巡特警大隊的女民警也不少,大家都是這樣工作生活,警察就是擔當和付出。”王瀟質樸的語言中透著堅定。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再來看看中國女性的勞動力總量。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勞動力總量超過8億,是印度勞動力的1.6倍。相比之下,中國的人口只是印度的1.05倍。而這多出來的0.55倍,更多要歸功於廣大中國女性。

  在事業上毫不遜色的中國女性,在家庭生活中,還承擔著比男性更多的壓力。經合組織數據顯示,工作之餘,2016年中國女性每天平均家務勞動時間2.6小時,而男性僅為48分鐘。對於今天的中國女性來説,“男主外,女主內”已不再適用,她們一邊承擔著母親的責任、照顧著家庭的生活,另一邊又和中國男性一起創造了中國經濟的輝煌。

  雖然中國女性在家庭和工作上承受著巨大壓力,但她們對生活仍保持樂觀。2016年,超過六成(63.5%)被調查女性感到幸福,幸福感分值為73.9分。紐約工作生活政策中心一項研究顯示,中國女性是全球最有上進心的女性,她們總是在努力做到更好,希望能給家人更好的一切。

  優秀的中國女性,應該擁有更多尊重和掌聲。(【財經翻譯官】 李童/文)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