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生豬期貨引弓待發 多數養殖企業參與意願高

2020-04-27 10:31:00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多年以來,生豬養殖企業處於“饑一頓、飽一頓”的生存狀態,由於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企業在每次價格波動中均不同程度地承受著風險;現在,這種生産經營風險波動局面或將有所改觀。4月24日晚間,證監會發佈了批准大商所上市生豬期貨的通知,這預示我國生豬養殖産業將迎來一個有效的風險管理衍生品工具,同時,生豬期貨也是業內首個活體交割的期貨品種。

  多位生豬養殖産業界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今年生豬價格處於高位,進入二季度又迎來消費疲軟階段,生産加工企業再次迎來價格波動風險,企業迫切希望生豬期貨能夠早點推出,助力“熨平”價格波動風險。

  有望“熨平”價格波動風險

  “生豬期貨的上市對於企業來説,相當於為企業提供了一條規避市場風險的途徑。”正邦科技市場部總監李巍巍説,隨著産業資金和投資資金的進入,生豬期貨能夠為市場價格進行指導,讓企業對整個後市市場行情有大致的方向判斷;能夠在價格低迷時為企業一定程度上減少損失,鎖定利潤。同時,交割制度能夠為企業提供一條穩定的出貨渠道,主要體現在和大型屠宰企業合同定價方面。

  據記者了解,在過去的生産經營中,由於缺乏對應的風險管理工具,生豬養殖企業只能借助成本端的風險管理工具,例如玉米期貨、豆粕期貨,以及對應的期權工具,但在價格波動風險上,仍然缺乏有效的工具,而生豬期貨的推出,將有效破解此難題。

  牧原股份相關業務負責人王瑞婷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生豬期貨的推出,有助於生産經營者調整生産計劃,可以有效緩解“豬週期”對相關産業的影響,創造公平透明的生豬資訊體系,有助於降低生豬價格的非理性漲跌,推動産業健康發展。企業通過套期保值操作,可以在期貨市場規避現貨市場的價格風險,達到鎖定生産成本和銷售收入,實現預期利潤目標;同時,有利於促進生豬養殖行業標準化、規模化的進一步發展,提升行業食品安全。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多數養殖企業表現出較高的意願參與生豬期貨,但同時也有一些建議和顧慮。

  李巍巍表示,“參與生豬期貨總擔心套保頭寸不夠,進入交割月的量不足以保護實體生産成本。同時,合約設計應當充分考慮毛豬的品種、膘厚、體重、體型等因素,交割前的控料及沿途運輸過程中的掉膘標準。也希望在生豬交割過程中可以給予政策支援,方便雙方進行交割。”

  也有養殖企業人士建議,政府和交易所可以投入部分資金鼓勵養殖戶參與“保險+期貨”項目,幫助養殖戶規避價格波動風險。

  短期供需缺口還將持續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自非洲豬瘟疫情以來,我國生豬行業遭受較大損失,能夠繁殖生育的母豬存欄量大幅下跌,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供應缺口愈發明顯。

  與此同時,養殖大型企業快速補欄擴張,中小散戶加速退出,區域性供應緊張局面更加明顯;東北、華北、西北等北方區域補欄積極,而廣東、廣西、江西、湖北等南方省份滯後。

  “生豬養殖生産經營面臨較大挑戰,非洲豬瘟疫情時有可能發生,對生産經營形成威脅,企業整體養殖成本抬升。”李巍巍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預期近兩年生豬市場的供需還會出現矛盾。

  日前,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介紹説,我國一季度進口豬肉量為95.1萬噸,增加1.7倍;進口牛肉51.3萬噸,增加64.9%,而去年全年我國豬肉進口量也就210萬噸。

  分析人士指出,近年來我國豬肉進出口也呈現出穩步增長態勢。可以預期,今年進口量還將有所提升。但是,由於我國豬肉進口量佔比很小,對緩解國內豬肉價格有限,影響全年價格走勢的主要因素還是看國內生豬復産的情況。

  今年以來,在新冠肺炎病毒及豬瘟的“雙疫情”影響下,一季度豬肉價格仍然處於高位,但進入二季度,由於傳統消費淡季的影響,國內生豬價格似乎有下跌的跡象。

  李巍巍向記者介紹,年後生豬價格上漲,主要受疫情影響,物流不暢加之屠宰場借機出凍肉推波助瀾,一季度豬肉價格處於較高的狀態;進入二季度市場秩序恢復正常,豬價價格下跌屬於理性回歸。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由於市場需求整體仍略顯“疲憊”,在消費淡季疊加疫情影響,豬肉價格相對處於高位,市場消費低迷;同時,隨著飼料原料價格上漲,生豬養殖成本也有進一步上升趨勢,養殖戶持續壓欄及養大豬的壓力逐漸增大,預計在短期內,生豬價格將持續偏弱調整。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