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探訪西氣東輸“能源動脈”:千里“送”氣暖萬家

2019-02-15 08:3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徐箭負責的採氣隊每天要巡查約25口生産氣井。“今天的最後一口氣井在山裏。”接近中午,徐箭和隊員們前往最後一口井進行巡查,不到10公里的路程,驅車行駛了30余分鐘。

  徐箭14日告訴記者,由於該氣井位於山中,進出車輛都要在衝溝裏行駛。“路都是我們用石子鋪的,夏季一遇雨天,路就沒了。”

  這只是巡查路上其中一口“路途曲折”的氣井。徐箭説,這幾日,採氣隊員們每天要把管轄範圍的氣井巡一趟。“我們的職責就是檢查氣井有無跑、冒、滴、漏現象,設備數據是否正常,管線有沒有凍堵。”

  徐箭和隊員們負責的氣井屬於克拉2氣田,新疆拜城縣境內的克拉2氣田是西氣東輸主力氣田之一。20餘年前,克拉2氣田在塔裏木盆地被發現,直接促成了橫貫中國東西4000多公里的能源大動脈——西氣東輸工程的建設。

  “克拉2氣田雖然僅有19口生産井,但日輸天然氣量約1900萬立方米。”徐箭説,他們的堅守是為了保障下游千家萬戶的用氣安全。

  據悉,自西氣東輸工程全線投産以來,塔裏木油田持續加大天然氣勘探開發力度,先後在盆地周緣建成克拉、迪那、大北、克深等一大批超千億立方米的氣田。

  據塔裏木油田克拉油氣開發部油氣藏地質研究所工作人員王勝軍介紹,克深氣田作為西氣東輸工程的“新秀”,于2008年8月被發現,是超深超高壓裂縫性緻密砂岩氣藏。“截至今年1月底,克深氣田累計向西氣東輸管線供氣約300億立方米。”

  王勝軍説,這些年來,克深區塊仍然在不斷地勘探、開發,油田向西氣東輸管道的輸氣量也在不斷提高。“油田氣井的深度從4000米增至8000米,通過自主創新、研發、改進,設備、技術逐步趨於成熟。”

  據悉,15年來,塔裏木油田每年向西氣東輸管輸量由起初的3.51億立方米增至200億立方米,天然氣供給市場已從2004年初的4省1市發展到15個省市,120多個大中型城市,3000余家企業,累計向西氣東輸管網供氣超2200億立方米,讓更多東部地區及新疆的民眾共用“福氣”。

  “千億克拉,東輸之源”。2017年,克拉2氣田向西氣東輸管線累計輸氣量就達到了千億立方米。“作為主力氣田之一,目前是保護性開發。儘管如此,克拉2氣田去年的産氣量仍然佔整個油田的四分之一。”塔裏木油田克拉油氣開發部黨委書記王洪峰説。

  作為西氣東輸兩大主力氣田的見證者,王洪峰説,如今,克拉2氣田、克深氣田兩大氣田通過最大限度地挖掘潛力,日産天然氣增至4200余萬立方米,成為西氣東輸冬季保供的中流砥柱。

  “我們的目標是不讓一條管線發生凍堵,不讓一口井因為異常停産,不讓一個裝置因為運作問題停運,近3到5年,我們都做到了。”王洪峰説。

  據悉,到2020年,塔裏木油田天然氣産量將突破310億立方米,基本建成3000萬噸現代化大油氣田。(完)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