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德國棄煤引發全球能源轉型討論:薄膜太陽能或成突破口

2019-02-14 16:2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2月13日電 日前,德國煤炭退出委員會正式宣佈將在2038年前關閉所有煤炭火力發電廠,這一“歷史性的變革”隨即引發全球熱議。

  伴隨著全球改善環境、著力應對氣候變化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訴求,能源轉型勢在必行,全球都經歷在能源轉型浪潮中,如今德國能源轉型已進入下半場。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德國一直在不斷地嘗試、不斷地探索,在去核、脫煤的同時,德國大力開發可再生能源以補充裝機量,2017年德國可再生能源裝機比例達到了56%。2017年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比39%,預計在2050年實現可再生能源電力全覆蓋,為全球的能源轉型之路提供了可借鑒的寶貴經驗。

  作為全球最大能源消費國,中國能源同樣力求能源消費結構轉型。隨著化石能源日漸枯竭和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峻,人們迫切需要尋找清潔、可再生新能源來維繫生産、生活。在這一背景下,太陽能發電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而在這一領域,我國高科技能源企業漢能,利用自身先進的薄膜太陽能技術,帶動了整個中國薄膜太陽能産業的發展,並開創了全新的移動能源時代,讓中國在能源發展上徹底領先了一把。

  漢能創始人李河君經常説:“勢在天地同力,勢不在英雄不自由。當勢在的時候,所有的重大而關鍵的好消息都是確定的。” 發展清潔能源是全球發展大勢,是中國發展大勢,是國家重點支援的領域。而漢能,正在勢上。在李河君看來,薄膜化、柔性化成為全球太陽能發展的未來和總趨勢。

  漢能自2009年起,投資超過100多億美元進入薄膜太陽能行業,先後收購了德國Solibro、美國MiaSolé、Global Solar Energy和Alta Devices等4家世界先進的薄膜太陽能企業,通過全球技術整合和自主創新,成功在清潔能源行業實現戰略升級,並一躍成為全球薄膜太陽能行業無可爭辯的領導者,不但是規模,更主要是核心技術。2018年,漢能全球範圍新增申請專利每天超過30件、每月約1000件。到目前為止,累計專利數已超過10100件。基於此,漢能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行業——移動能源行業。

  在持續提升技術的同時,漢能還不斷拓展更多技術應用場景。通過豐富的産品和應用,漢能革新了外界對於太陽能行業的固有認知,其漢瓦、漢墻、漢包、漢紙、漢傘等薄膜太陽能産品和解決方案幾乎涵蓋了清潔能源的所有市場終端應用,從建築到戶外,從天空到海陸,實現了2018年銷量爆髮式增長。李河君用“逆週期增長”形容漢能的成績,他表示,2018年逆週期增長的漢能,還將在未來3到5年實現幾何級增長,成為如Google、蘋果一樣的指數型組織。

  在國家能源結構轉型的需求關口,漢能敢為人先,帶動國內薄膜太陽能産業不僅實現從無到有、從追趕到引領的轉變,還開創了移動能源的全新藍海市場,帶動了國家對這個行業的認知和支援。目前,“移動能源”這一概念,現已出現在國家政策中,並成為國家能源改革的重要目標。在中國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中,移動能源涉及了六大産業,展現出大有可為的無限潛力,將成為未來綠色經濟的增長引擎,展現了中國在能源轉型升級上的全新的解題路徑。

[責任編輯: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