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18年汽車行業十大事件

2018-12-19 13:13: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1

  一汽-大眾奧迪30週年

  11月19日,一汽奧迪30週年慶典在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長春基地隆重舉行。活動中,奧迪與一汽回顧了自1988年簽署合作協議至今,一汽奧迪的不斷發展壯大,取得了一系列輝煌的成就。同時表示,中國一汽和奧迪將繼續攜手共進、並肩奮鬥,共同推動合資合作再上新臺階、再創新輝煌。

  按照雙方達成的共識,未來,大眾集團將以提升本土化研發能力為重點,擴大與一汽的合作。2022年之前,還將投入150億歐元用於新技術的研發。到2025年,一汽-大眾奧迪將成為中國高檔新能源車的領導者,新能源車型佔比將超過30%。未來8年,奧迪將引入40款國産電動車型。

  點評:一汽-大眾奧迪30週年是中國汽車工業的一個縮影。未來,一汽-大眾將再次出發,實現從“全價值鏈本土化”到“全價值鏈共創”的模式升級,為“後合資時代”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2

  車和家暫停SEV計劃

  2月25日,一份“車和家實習生”的推文披露,因法律政策等原因,車和家SEV項目(微型電動車項目)停止。車和家CEO李想此前在一個行業論壇上也承認,車和家開始做首款電動汽車産品SEV時,判斷中國的低速車法規最早能在2016年發佈,眼看到了2018年了也沒有出來。如果SEV上市在中國還沒有合法身份,那就只能先從歐洲的共用汽車市場做起了,可以看到李想對此的無奈。

  點評:從今年新勢力造車已經展示的車型來看,純電動車呈現續航里程越來越高、車型越來越大的趨勢。像車和家開發的SEV電動車被歸入低速電動車,未能被列入未來發展規劃,面臨尷尬的境地。

  3

  特斯拉落戶上海

  7月10日,特斯拉公司正式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共同簽署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根據協議,特斯拉將在臨港地區獨資建設集研發、製造、銷售等功能于一體的特斯拉超級工廠,預計年生産50萬輛純電動整車。

  點評:特斯拉能以獨資方式落戶上海,表明中國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開放態度,也必將引發中國新能源汽車新一輪投資熱。可以預見,未來,在特斯拉效應的促動下,純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4

  卡洛斯·戈恩日本被捕

  11月19日,剛從黎巴嫩貝魯特家中返回日本的卡洛斯·戈恩,在羽田機場被兩名東京檢察院特搜部工作人員帶走,理由是戈恩涉嫌虛報自身報酬等“重大不當行為”,違反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據日本相關媒體的報道,一旦戈恩罪名成立,除了被追繳稅款和繳納罰金之外,還將面臨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作為雷諾-日産-三菱聯盟的締造者,卡洛斯·戈恩被捕引發了人們對於聯盟走向的各種猜測。

  點評:對於處在變革中的全球汽車産業而言,戈恩事件如果引發雷諾-日産-三菱聯盟瓦解,將是一個“戰略性”錯誤。

  5

  鈴木和菲亞特退股

  9月4日,長安汽車與鈴木正式達成協定,將以1元人民幣收購日本鈴木40%及鈴木中國10%的長安鈴木股權,長安汽車將持有長安鈴木100%股權,公司將由合營企業變為全資子公司。此前,已有菲亞特宣佈退出中國市場。

  點評:實際上,最近幾年退出中國的國際汽車品牌不在少數,但是鈴木和菲亞特不同,兩家在華深耕超過20年內的品牌,最終選擇退出中國市場,標誌著中國汽車市場小型車的全面敗落。

  6

  汽車進口關稅下調

  財政部宣佈: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將汽車整車稅率為25%的135個稅號和稅率為20%的4個稅號的稅率降至15%。將汽車零部件稅率分別為8%、10%、15%、20%、25%的共79個稅號的稅率降至6%。

  點評:和2001年加入WTO後首次進口關稅下調相比,此次關稅下調對於車市的影響已經微乎其微。從長遠看將有助於中國汽車市場走向全球化,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和參與全球化競爭。

  7

  中美貿易爭端

  今年以來,美國政府挑起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出口品加徵關稅。作為對美國關稅政策的回應,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宣佈自7月6日開始,對來自美國的産品加稅25%,美國汽車關稅再次提高到了40%。

  點評:儘管從2019年1月1日起至2019年3月31日,美國進口車關稅將由40%重新回到15%的水準,但是對於美國進口車打擊巨大,包括福特、通用等品牌的美國産車型面臨虧損。

  8

  自動駕駛道路測試標準落地

  4月11日,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聯合發佈了《智慧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範(試行)》。該規範是繼北京、上海、重慶、深圳等地相繼出臺自動駕駛路測政策後的首個全國性規範,適用於在中國境內進行的智慧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該規範自 5 月 1 日起開始施行。

  點評:一直以來,中國的智慧網聯汽車道路測試沒有相應的法律規範。此規範的發佈,推動了智慧網聯汽車技術發展。

  9

  3·14賓士汽車失控事件

  3月14日,河南車主薛立山駕駛賓士C200L沿連霍高速前往成都的行駛過程中,遭遇定速巡航模式無法關閉的情況,車輛以每小時120公里的速度前行約1小時。其間薛先生報警稱,警方協調開啟連霍高速豫陜收費站“快速通道”讓其通過。隨後,薛立山又自稱通過打開車門及解開安全帶的方式將車最終停下。

  點評:從5月26日賓士方出具的司法鑒定判斷,這起事件是一起鬧劇,被鑒定車輛並不存在失控的情況。

  10

  二手車電商第一股

  6月27日,優信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戴琨現身位於紐約時代廣場的納斯達克交易所,並在納斯達克CEO鮑勃·格雷菲爾德的祝福中,敲響上市鐘聲,成為國內首個登陸資本市場的二手車電商平臺。

  點評:優信上市有兩種猜測,一種是來自資本市場的壓力,另一種是二手車電商競爭升級。但是不管怎麼講,優信邁出的第一步,也是中國二手車市場的重要一步。

  文/本報記者 何登峰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