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岸網路媒體人“感受多彩貴州·探秘神奇天眼”活動綜述

2018-08-20 09:0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網路媒體人“感受多彩貴州·探秘神奇天眼”。(台灣網 發)

  2018兩岸網路媒體人“感受多彩貴州·探秘神奇天眼”活動於8月7日至12日在貴州成功舉辦。來自臺灣網路媒體人12人、中央媒體及貴州網紅共計26人參加了活動。活動期間,兩岸媒體人走進爽爽貴陽採訪博物館、大數據中心,進駐平塘“天眼”聽科學家講座,踏訪荔波古鎮探看喀斯特奇景、探秘古老民族陶藝傳承、品特色美食,欣賞了氣勢如虹的黃果樹瀑布,臺灣網路媒體達人全方位了解了貴州發展的奇跡。

  這次活動受到國臺辦的高度重視,活動從項目申報到籌備、抓項目執行方面國臺辦宣傳局給予悉心指導。國臺辦宣傳局局長馬曉光,國家天文臺副書記石碩,省臺辦主任周素平,省臺辦副主任李靜等領導還專程看望媒體團成員。各級各相關部門領導對活動的重視支援,極大地鼓舞和調動了媒體團成員的宣傳創作熱情。通過參與討論,製造話題,引導輿論,針對臺灣網民的偏好和習慣,製作了大量積極正面、豐富多彩的新媒體産品,獲得大量點讚和轉載,充分發揮網路新媒體成本低、傳播效率高、平臺開放等特點,在島內網民特別是青年人群中持續發揮影響力。本次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創新、特點突出、成果豐碩,是貴州對臺宣傳交流工作的新突破。

  一、網路為主體的全媒體宣傳圈粉臺灣民眾 

  為了順應新時期新形勢下的對臺宣傳工作,國臺辦提出了做好對臺網路宣傳工作的指示。這次貴州組織了以網路為主體、全媒體參與的宣傳方式將大陸發展情況傳播到臺灣,是一次與時俱進的探索。大陸媒體有中央廣播電臺對臺中心、你好臺灣網、台灣網、貴州幾大媒體人同時也是網路達人等參加活動。臺灣媒體人組成除了有傳統媒體TVBS以外,有網路媒體東森新聞雲,有擁有10余萬粉絲的臺灣網路紅人、網路節目製作人、有稱臺灣航拍第一人的知名航拍師、網路影視編導、社群議題製作人、網路節目製作人、圖片活動記錄達人、網路旅遊時尚美粧達人等等,在臺灣實現了全媒體宣傳,傳播面覆蓋了各媒體平臺和受眾,使這次的探秘貴州之行關於貴州、關於大陸的科技進步、經濟發展、民族融合以及自然風光、人文風情都成了臺灣人熱議的話題。

  二、獨特的科普宣傳形式觸動心靈 

  這次活動通過科普方式宣傳大陸發展,受到了臺灣網路媒體人的歡迎。國家天文臺安排了2位天文科學家為大家講解了天眼的誕生過程,展現了中國科技發展成就,深受鼓舞;講述了中國天文學家用青春甚至生命的執著譜寫中國科技的輝煌,中國科學家的探索精神令人震撼。馬曉光局長在看望媒體團時説,在兩岸宣傳交流活動中,以科普方式向臺灣媒體並通過他們宣傳大陸的發展成就,這是首次。這種科譜宣傳方式,讓臺灣媒體人更深層次的了解大陸科技和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了解大陸人的奮鬥精神,並通過他們的作品,向臺灣民眾展示和宣傳,深深觸動臺灣民眾,在臺灣引起一波輿論熱潮,許多人紛紛表示要到貴州來看“天眼”,許多來到貴州的臺灣朋友紛紛表示要特別安排參觀“天眼”的日程。在清華就讀研究生二年級的學生張雅嵐在觀看“天眼”建設過程的宣傳片時,眼眶濕潤,她説,“南老師在仰望星空時,腳步又踏得這般堅實。22年間,他憑著堅定的信念,追逐夢想,心無旁騖,不為困苦而止步,不因誘惑而動搖。他留給世人的不僅是宏偉的‘中國天眼’,他那寬廣的人生格局和堅韌的人生態度,更是一座宏偉的精神豐碑!在‘天眼’基地仰望星,實現了我一直夢寐以求夢想。”臺灣東森新聞雲資深記者曾俊豪坦誠説:“FAST基地這一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之前雖然通過網路、圖片有了解,但近距離接觸,現場非常壯觀,這是照片無法觸及到的視覺和心靈的感動。而且大陸在航太科技領域的發展速度,真的有些領域超越美國,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而且在基地工作的慶道衝博士後還是臺灣人,兩岸人才流動對將來科技領域的共同合作和發展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向。”

  三、活動創意豐富傳播話題不斷 

  這次活動組織參觀拍攝了世界最大口徑500米球面射電望遠鏡、聽取科學家專題講座、對科學家進行了採訪;參觀拍攝了全球低碳生態景區黃果樹景區和世界知名的黃果樹大瀑布;參觀拍攝了世界自然遺産荔波大、小七孔;參觀歷經四百年的風吹雨打而仍舊矗立不倒的貴陽曆史的見證、貴陽文化發展史上的標誌甲秀樓;參觀即將誕生的世界第一高橋——平塘大橋;參觀牙舟古陶,體驗古老的民族民間藝術傳承的魅力;參觀省博物館,感受貴州經濟社會和發展情況和貴州豐富多元化的民族民俗文化;參觀貴州大數據展示中心,感受科技發展帶來的管理的科學精準和生活的便捷——一路上體驗貴州無現金交易的便捷並拍攝直播;觀看體驗民族文化表演,感受貴州苗族、布依族、水族等多民族民俗文化和飲食文化。把一路吃、住、行都變成宣傳亮點,處處讓他們感到新奇、處處都是新聞傳播的話題。

  這次活動我們考慮到成員是以網路新媒體為主,不同於以往的傳統媒體受版面限制,只要有新聞、有話題,他們可以隨時隨地發稿。所以,為了調動媒體人的積極性,讓他們多出作品、宣傳大陸,我們每天都發起曬作品、評獎、頒獎等活動,大家每天都充滿激情,白天採訪,晚上剪輯視頻、編寫文章,有的在淩晨兩三點都還在發佈新聞。充分調動了大家的創作熱情。

  四、網路新媒體視角新穎作品豐碩 

  這次結合不同臺灣網路新媒體形態,既邀請了文字類網路媒體人,又吸引了極具有製作、傳播能力的自媒體網紅和資深網路劇拍攝團隊,採訪運用了無人機、Facebook直播等新媒體技術和視角,製作的宣傳品精品層出不窮,宣傳效果顯著。據不完全統計,臺灣新媒體團共製作貴州主題稿件、圖片、微視頻、直播近150篇(個、次),視頻産品長度約300小時。

  AMY關於貴州刺繡的PO文受到廣泛關注,觸及人群23292,分別獲得4321點讚。臺灣第一航拍師休伯特運用無人機拍攝的新媒體視頻,一經發佈,即引起兩岸網友關注及轉發,尤其是中國天眼FAST,第一次以無人機視角展現在臺灣網友面前,引起對“中國實力”的高度讚嘆,發佈僅三天,各平臺點讚轉發數已超過2萬多次,入島傳播效果明顯。臺灣網紅通過Facebook直播,從不同角度,實現貴州風情、人文、貿易、民族融合等主題的全方位、立體式介紹,流量最高時有2000人次在觀看。還運用抖音、短劇表演等方式,將在貴州參訪期間的所見所聞與”粉絲”進行資訊分享和傳播,一週時間發佈56條帖文,網友瀏覽量為337300,獲得60170個“點讚”和5433次分享。臺灣東森新聞雲記者通過視頻和圖文對活動全程報道,發佈稿件2篇,在臺灣東森新聞雲及個人微博、Facebook上發佈視頻3條,累計閱讀量6.6萬次,互動量427次。其中《影/ETtoday直擊“中國天眼”進駐貴州天文基地》及《“中國天眼”飄臺味 清大博士扛觀測重任》後,“中國天眼”在臺灣媒體界引起強烈反響和廣泛討論,表示想到貴州參觀天眼和進行報道。臺灣TVBS電視臺共發佈視頻5條,累計播放量6萬人次。直播參觀天眼觀看達2.5萬人次,臺灣網友紛紛點讚。

  大陸媒體也積極發力,台灣網與新浪微博進行戰略合作,共同進行內容策劃,活動期間開設微博話題#探秘多彩貴州#,台灣網微博矩陣@台灣網@臺灣網視頻@圖看兩岸@兩岸經貿頻道賬號及時發佈活動相關消息帖文,與網友積極互動,截至8月17日,話題總閱讀量1860.8萬。

  台灣網共發佈抖音短視頻15條,總閱讀量100.2萬,網友點讚評論互動3685次,網友積極互動。貴州4位網紅在網路平臺發表圖文並茂的文章10篇、視頻9個,總閱讀量達到51.5萬。

  五、情醉多彩貴州點讚貴州 

  此次活動在突出天眼、展示大陸科技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還突出貴州生態文明、民族融合、經濟進步以及脫貧攻堅等內容,使臺灣新媒體人深刻體會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兩岸同根同源的同胞之情,增進對中央對臺方針政策的了解,增進他們對“一個中國”的認同感,對祖國大陸發展充滿信心。臺灣網路節目製作人賴慧珊表示,貴州到哪都美得像一幅畫,讓人驚艷,但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貴州的開放,民眾的熱情,和臺灣一樣,最美的都是人,兩岸其實距離很近。臺灣知名網紅賴雅婷表示,比起臺灣來説,貴州未來的産業發展不可限量,到處朝氣蓬勃,這是在臺灣看不到的盛況,到大陸各個城市後都會思考,為什麼臺灣做不到。希望自己能成為臺灣朋友的眼睛,去改變他們對大陸的刻板印象,碰觸他們的心。航拍師休伯特表示,最感動的是各個民族甚至國家融合,沒有區分你是誰,來自哪,這種環境是臺灣沒有的,在貴州看見了什麼是國際化。旅遊達人呂旺龍表示,兩岸朋友互相學習,交流、合作的願望是自發的,也是不管形勢如何,都無法阻擋的。網路達人徐子涵(巧麗)表示計劃來大陸發展,這次也知道了“一帶一路”和“三十一條”,尤其是通過“三十一條”,臺灣同胞能夠到大陸市場發展,分享大陸上升的機遇,對從業者來説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自己特別喜歡大陸的環境。《臺灣你好》環島航拍製作人李國傑説:“通過探訪FAST基地,我們了解了大陸的科技發展,進一步明白了我們從何而來、到哪去。‘中國天眼’代表了人類認識世界的一個重大跨越,圓了中國人的千年問天夢。我們應該更加堅定民族自信心與民族自豪感,即使像貴州這樣原來被認為比較落後的地區,僅僅展示幾個側面也足以讓世人感到震撼了。”

[責任編輯:張亞靜]